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开放资料平台,就连生态观测都有不少公开数据库,让爱好者可以标记和分享自己所观察到的野生动植物,但近来这些公开平台也被迫刻意隐藏濒危物种的资料,保护他们不受盗猎者的捕杀。
eBird 是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网络赏鸟平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民科学开放数据库,从 2002 年以来已经累计了约 5.9 亿笔的鸟类观察纪录。用户可以上传自己拍摄的鸟类照片,并记录观察到鸟类的时间和地点。eBird 搜集来的赏鸟资料开放给大众使用,让其他赏鸟爱好者也能享受同样的乐趣。但在 2017 年 10 月 eBird 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数据库开始隐藏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资料。
eBird 的计划负责人 Marshall Iliff 表示,数据库是为了共享鸟类资料而在地图上公开显示,原先要求用户标记鸟类的确切位置已提供科学研究使用。“但忽然间我们发现我们必须将某些鸟类资料隐藏起来”,Iliff 说道。Iliff 表示,曾经听说有些鸟类盗猎者对 eBird 很熟悉,借此掌握鸟类的居住地点。甚至有盗猎者会从保护鸟类的声音数据库 xeno-canto.org 下载鸟鸣的声音,用来吸引鸟类。
盗猎者这么做自然是因为背后有着庞大的市场,像是印尼的盔犀鸟可以卖到数千美元的高价。因此自从改版之后,赏鸟的人可以在 eBird 记录盔犀鸟等濒危鸟类的资料,但只有自己能看到而无法共享给其他人。除了盔犀鸟以外,还有数百种鸟类也被列为保护名单,这些鸟类的资料只有输入资料的当事人和 eBird 的资料审查团队看的到。而且在纪录濒危的鸟类时,不会显示鸟类的确切位置,只会提供 20 公里范围内的大略位置。
▲ 利用 eBird 可以查询鸟类的观测地点,图为凤头苍鹰在北台湾的观测纪录。(Source:eBird)
▲ eBird 也能上传鸟类的照片和录音。(Source:eBird)
需要保护的不只是鸟类,就连植物也是。南非的 Knersvlakte 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多肉植物生态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高达 1,500 种植物,其中有 150 种有灭绝的危险。2015 年一名巡守人员在 Knersvlakte 自然保护区巡逻时,发现一对西班牙夫妇盗采 49 株的多肉植物。南非-搜查这对夫妇的住处后发现,里面有超过 2,200 种价值约 10 万美元的多肉植物,其中有数百种是生存已经受到威胁的物种。
报告指出,这对夫妇也是贩卖多肉植物网站的匿名经营者。根据报导,这对夫妇利用网络上的公民科学数据库 iSpot 上打印图片和详细的地图,以及数位博物馆 JSTOR Global Plants 的网页来掌握植物的位置。科学家和热心爱好者耗费多年的心力绘制地图,却沦为盗猎者的猎杀指南。
近几年来,这些野生动植物的开放数据库不得不进行调整,刻意模糊濒危物种的位置,让盗猎者无法利用这些资料来捕猎濒危的动植物。记录花鸟虫鱼等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公共科学网站 INaturalist ,在 2011 年就开始隐藏濒临灭绝的物种。目前 iNaturalist 每月记录约 13.5 万笔观测纪录,其中约有 4,600 笔位置资料模糊不清,来保护受到威胁的物种。
开放资料的兴起让许多人受惠,人们更容易在网络上取得有兴趣的资料和技术。但是开放资料也不完全只有良善的一面,往往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如何在两者之间权衡是开放资料推动者必须面对的难题。
- Plants and Birds Need Privacy Online, Too
(首图来源:Flickr/Tony Hisgett CC BY 2.0)
延伸阅读:
- 路杀社整合高速公路局路杀资料,跨部门整合方便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
- 防小偷!印尼科摩多龙岛 2020 年关岛
- 动保组织使用 AI 辨识镜头,守护非洲动物不被盗猎
- 黑猩猩因盗猎濒临灭绝,这项技术或许会改变它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