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疫情彻底改写大众生活型态,也为产业界注入“数字化”的催化剂,远距办公、餐饮外送、电商逆势兴起;如今全台大解封,民众重回街头,数字化齿轮已经转动,业者喜迎报复性消费同时,也必须面对各自转型课题。
武汉肺炎(2019 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带来前所未见的消费寒冬,少了聚餐、娱乐,百货业者咬紧牙关苦撑,量贩、超市则受惠于“囤货商机”,业绩大爆发,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台湾 6 月 7 日迎来大解封,零售业终于不须隔着网络这层纱,可以直接接触人群,运用娴熟的行销、体验服务等吸引消费者,重新掌握实体优势,为业绩进补;不过这不意味业者可以走回头路,放下防疫期间的数字化布局,相反地,转型将更为迫切。
“疫情对消费最大的意义,是让很多不上网购物的族群,因为疫情而有动机,强迫自己花时间习惯这个管道”,商研院国际数位商业研究所所长戴凡真表示,购物存在惯性,没有外在动力驱使之下,很多人缺乏诱因去采纳新的购物模式,但疫情迫使这些族群做出改变。
戴凡真直言,当这些人已经花时间学习、习惯这个管道,疫情过后,习惯便会留存,并进一步引发连锁效应,“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恐怕比对消费行为影响更深远”。
电商“疫”军突起,恐撼动量贩地位
“量贩店会受到电子商务最大影响,是电商第一要取代的业态”,戴凡真指出,疫情期间,民众倾向上网采购取代实体购物,电商平台业绩大进补,这样的消费模式一旦养成习惯,量贩地位恐怕岌岌可危。
戴凡真分析,量贩店的消费行为多属“大量、目的性的一次采购”,而且“不是马上就要”,这样的型态非常适合电商,甚至电商平台还有货架无限大的优势,消费者不用烦恼能不能载得回家;面对强劲敌手,量贩业必须自己也做电商,生意才不会被抢走。
不过业者市场嗅觉更为灵敏,量贩龙头家乐福早在 2015 年底就推出线上购物网站,去年更与两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UberEats 携手合作,在疫情爆发之前就打好基础。
“疫情发生后,那段时间我们订单数量倍增”,家乐福表示,确实发现疫情期间,愈来愈多人学习使用外送服务、电商,民众黏着度明显提升。
家乐福认为,即便台湾已经解封,公司仍会持续运作并强化电商搭配外送平台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家乐福也扩大物流仓储布局,去年宣布在桃园兴建北区物流中心,有助于强化配送效率。
随着民众愈来愈习惯线上下单、购物,电商与量贩间的竞争趋向白热化,不过戴凡真认为,电商握有配送强项,掌握从仓储到顾客家门口这段物流优势,传统量贩店则跟供应商有稳定良好关系,货源品质受到信赖;双方各有优势,最终会是谁胜出,考验业者布局。
超市的数字化课题则与量贩有显著差异,戴凡真指出,超市客群多是左邻右舍,民众煮饭缺一把葱、少一瓶调味料,就会马上去买,“电商这块补不起来”。
戴凡真分析,会员经营是社区型超市最大挑战,以全联为例,现在力推 PX Pay,某方面也是为了建置庞大的会员数据库,以便了解主要客群特性为何,推测全联下一步或许会是针对不同店的特性,做出差异化调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人潮重回街头,百货业不松懈继续拼转骨
量贩、超市这类与民生用品采买相关的零售业,疫情期间受惠于囤货潮,冲击并不显著,百货业者则苦无没人上门,业绩重挫,只能出奇招应变,如柜姊直播、熟客系统,或是馆外取货等。
如今全台解封,百货业绩、人潮都有明显成长,戴凡真分析,百货的强项是娱乐、体验服务,即便电商兴起,百货的实体价值不会改变,但疫情也凸显用网络、电商发扬实体价值、做好虚实整合的重要性。
京站时尚广场表示,早在 2018 年,就尝试运用直播介绍商品、举办抽奖活动,今年初爆发疫情后,开始在直播中加入连结导购,结果成效不错,疫情过后仍会续推。
“数字化本来就是未来趋势”,京站表示,未来不只强调实体服务,也会把电商规模做大。
新光三越今年 2 月底推出熟客系统,让柜姊针对熟客需求,迅速传送商品讯息,不到店也能购买;新光三越协理彭绪箴表示,其实公司本来就有熟客系统规划,只是因应疫情,加速推动。
彭绪箴表示,疫情过后,熟客系统还是有需求,举例来说,限量商品现在不买、马上就没了,但客人没办法马上前往新光三越购物,就彰显熟客系统的优势,也有助于提升客户黏着度。
另一方面,新光三越如今 APP 用户下载量超过 120 万人,彭绪箴表示,APP 可以让顾客体验更完整,以往一定要到百货公司,或是收到 DM,才能得知商品讯息,如今公司也可以透过 APP 与顾客连结。
“现在不会用实体通路或是虚拟通路,来界定自己的范围”,彭绪箴表示,百货立场一向是服务顾客,因此不会局限于实体,而是尽量从各方面满足客户需求。
(作者:潘姿羽;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