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相信一个伙伴,你会选择机器还是真人?今年二月,纽约时报以“他唯一真正相信的伙伴”(The Only Partner He Trusts)为题,报导台湾知名编舞家黄翊人机共舞的科技跨界创作——《黄翊与库卡》,于纽约 3LD 科技中心首演,同年六月底,进化版《黄翊与库卡》即将返台演出。机械手臂“库卡”为何能成为舞蹈家最亲密的伙伴,而艺术家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将感情注射进它冰冷的钢铁躯干之中?
《黄翊与库卡》的创作初衷来自于艺术家自己的生命经验,黄翊写道,小时候曾面对家庭经济遽变,因此从小就要求自己当一个完美小孩,正如同机器人一样完美:听话、友善、表现优秀、不曾叛逆、为人着想。后来电脑改善了家里的经济,别人眼中冰冷的机器在黄翊眼中成了最可靠的朋友,一直渴望有像小叮当一样的机器人作伴,逐渐建立起自己与科技之间微妙的情感。
于是,长大后的黄翊选择了机器人库卡作为自己在创作上的伙伴。库卡(KUKA)是一款被评比为全世界最好的工业机器人,模仿人类肌肉手臂的外形受到黄翊的喜欢。尽管自己是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出身背景,为了能与库卡共舞,黄翊开始学习如何编写程式、操作机器,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身体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己和库卡的特性,与它“共同创作”出《黄翊与库卡》,分别在2012、2013年演出,获得台北数位艺术表演奖首奖以及台新艺术奖表演艺术类入围。
▲ 2014年,黄翊工作室至纽约驻地创作,加入黄翊工作室两位舞者胡鉴和林柔雯同台演出,将《黄翊与库卡》编制扩展为四人,后方为库卡操作镭射光束。
库卡作为一个在自动化产业上的工业机器人,在法律与技术上受到规范,它的动作无法即兴,也不能被编写随机的数值,观众在舞台上所看到库卡的舞蹈动作都是编舞家预先写好程式的动作,非常精准也几乎不会出错,有趣的是,黄翊曾自称是一名非常讲求肢体表现精准确实的舞者,相较于机器人,人类要在每一次的动作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其实相当的困难,黄翊与库卡也因此意外成为最互契的组合。
在观赏《黄翊与库卡》时,你不会把黄翊当作真人,也不会把库卡当作机器人,因为黄翊与库卡长期共舞,培养出如同机器人的状态:精准、快速、稳定,而库卡也在与黄翊互动之间,从模仿的过程里得到了如同人类的个性:感动、好奇、迟疑,甚至害怕。
不仅仅是黄翊的童年,时至今日,现代社会里的每一个孩子身边都围绕着各种科技陪伴他们长大,不管在创意或者想法上,已经无法不受科技的影响。然而,就算没有最新的研发技术,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影响科技。人类不断追求如何让机器人更加人性化,却只把机器人当作“机器”而非“人”来看待,在黄翊的作品里,你会发现科技与人类的成长历程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家借由最纯粹的互动与感受,放下人类的自尊与骄傲,用机器人的语言与它相处和对话,就得以引发出科技的人性、创造机器人与人类之间从未发掘过的珍贵情谊。
▲ 2015 年 6月 26日至 6月 28日,黄翊工作室将于云门剧场演出四场新版《黄翊与库卡》,售票详情请洽两厅院售票系统。
(资料及图片来源/黄翊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