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两岸半导体缠斗 30 年,台湾胜出迭起

2024-11-24 205


美中全球争霸,科技,是双方谁也不可能放弃的舞台;谁拥有了科技的领导权,谁就将在经济、军事、教育上全面领先。而半导体,更是科技竞争的重中之重。

台湾半导体崛起  中国看在眼里  倾全力猛追

当中国全力发展半导体产业时,台湾厂商能有什么样的角色和机会?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顾过去 30 年,两岸半导体发展的历史。

1980 年,联电成立;7 年后,台积电成立。40 年的时间里,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带动台湾经济结构升级。这些现象,中国自然看在眼里,但 2000 年之前,受制于美国对半导体精密设备输入中国的禁令,中国自 90 年代第 8 个 5 年计划投入 250 亿人民币发展半导体,1993 年才开始有了第一座次微米生产能力的半导体厂。

2000 年,是台湾和中国半导体制造竞逐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准备次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美国放宽对中国半导体精密设备的管制,全球半导体业者都摩拳擦掌,准备抢进中国市场。

2000 年 10 月,“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召开,时任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北京市长刘淇、信息产业部长吴基传出席了这场大会,台下来了不少台湾重量级半导体厂高阶主管。北京为了吸引台湾半导体厂投资,拿出了不少诱人的政策工具,对部分企业土地使用零租金,提供道路、电力、热力、通讯、天然气,为期 30 年,也给予-参股及贷款贴息优惠。同年 12 月,中国信息产业部司长张琪更到竹科拜访厂商。

之前台湾祭出“戒急用忍”政策,限制半导体业者登陆,但台湾半导体人才仍陆续登陆。当时所有人最关注的案子,就是谁能率先设立中国第一个 12 吋晶圆厂。这是历史关键的一刻,因为中国电子组装产业正在兴起,在中国制造的 IC 可以就近卖给客户;此时,中国若是祭出高关税,就足以保护自有的半导体制造产业,也可以透过上市手段,快速吸纳资金,用钱换技术,或是进行国际合作,快速超车台湾。

▲ 福建晋华委托联电研发内存技术,却因此让两家公司和美光因侵害营业秘密在美中台三地掀起法律战。

中芯成立具指标  张汝京站在风口  未创奇迹

2000 年,中芯国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2004 年,中芯宣布在北京兴建中国第一座 12 吋晶圆厂,同年在美国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中芯创办人张汝京原本是德州仪器建厂小组主管,德州仪器营运转型,不再盖厂,张汝京就在台湾成立世大半导体,后来世大被台积电购并,张汝京再次黯然离开。创立中芯,再次把张汝京推向时代的风口。

不过,站在风口上,也未必一定会成功。张汝京擅长盖厂,在营运上的决策却有颇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例如,绝大多数半导体公司都选择落脚上海,因为半导体有群聚效应,上海在封测等供应链上较为完备,张汝京选择盖第一座 12 吋厂,却选择在北京落脚。在他建厂前几年,北京最近的封测厂远在天津,生产成本自然大幅增加,后来中芯还因地方-要求,在武汉设厂,同样亏损连连。

中芯初期营运挑战不少,最知名的例子是 2003 年台积电在美国控告中芯侵权。根据媒体报导,当时贾庆林已升任政协主席,他不但在会见台商时,说张汝京是民族英雄,还表示如果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尽力帮忙。但最终结果是,2009 年,台积电胜诉,中芯后来赔款 2 亿美元,还奉上 10% 的股权。

2003 年,在上海张江工业区创立的宏力半导体,也是另一股想抢进中国半导体大潮的势力。宏力奠基仪式上,台塑创办人王永庆之子王文洋和当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之子江绵恒共同出席,媒体报导,王文洋致辞时还表示,无时无刻都想实现江兴建 8 吋厂的梦想。

但宏力成立后,建厂速度和量产时程都不如预期,高层人事传闻不断。从 2004 年开始,便传出王文洋淡出宏力经营的消息,宏力虽然一度成为中国前三大晶圆代工厂,但产能和客户规模仍不足,2012 年和中国第二大半导体厂华虹合并。

▲ 台积电南京厂 2018 年 10 月开始量产后,2019 年第三季即获利台币 8 亿多元。(Source:台积电)

台厂西进之路  投资门槛高  成功案例不多

台湾半导体公司到中国发展,成功的案例也不多。最经典的案例,是 2002 年初,-开放 3 家 8 吋晶圆厂登陆,当时开放台积电、茂德和力晶 3 家公司赴中国设厂,台积电选择设立松江厂,茂德落脚成都,而力晶并未前往。2002 年,旺宏也曾一度考虑赴陆设厂,最后董事长胡定华拍板“没有西进的迫切需求”。

后来,就连台积电松江厂都亏损好几年,茂德最终卖掉成都厂,没去中国的旺宏反而持续壮大。因为,2006 年时,12 吋厂早已崛起,用更高的效率和 8 吋厂竞争,拿到 8 吋厂登陆许可,实际意义并不大。

等到 2012 年,联电才在厦门与当地-合作成立 12 吋晶圆厂,但这个时候,半导体竞争重点已移到先进制程,投资门槛更高。直到 2019 年底,台积电南京厂才出现单季获利,成为第一家台湾在中国赚钱的 12 吋厂。

过去 30 年,无数台湾半导体人才带着资金和技术涌向中国,也有成功的半导体公司登陆,为何在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如此困难?

第一层是因为半导体的产业特性。一位产业人士分析,半导体产品价格随技术演进不断下降,同样的产品,现在价格只有 15 年前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一辆汽车,10 年前卖 100 万,10 年后,同样产品不会只卖 30 万;但半导体的特性是,随着微缩技术进步,成本会快速滑落,性能反而提高,技术进步不够快的厂商就会被淘汰。

此外,花了大把银子扩产能、做研发,做出来却可能遇上半导体的景气周期低点,做好的制程找不到人用。更可怕的是,遇到像 2008 年金融海啸,外在的大环境变化,随时会牵动公司的现金和营运状况。

▲ 台积电南京厂 2018 年 10 月开始量产后,2019 年第三季即获利台币 8 亿多元。(Source:台积电)

两岸决胜制度面  台厂迎向市场  具国际优势

但是,中国提供大笔银弹发展半导体,为何台湾半导体仍能持续成功?一位台湾半导体高阶主管观察,关键仍在制度。例如,中国各地方-都要高科技投资做为绩效,在哪里建厂除了效率,还要考虑政治;在台湾,一切都是市场导向。

更重要的是,台湾是用开放的方式,让半导体产业里每个环节上的公司,都能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因为开放,只要有能力的公司,都可以主动接下半导体复杂环节里的一小段,再把这一小段工作做到最好。这些公司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客户,自主到市场上筹资,一面把规模扩到最大,一面把成本降到最低。台湾半导体产业链里的公司因此有和国际接轨的能力。

反观中国,许多半导体制造大厂的背后,从资金来源、高阶人事,到产业链的形成,都充满了国家政策的影子,各地方-为求绩效,更彼此互相竞争。未来还会有许多台湾半导体公司和人才登陆,但恐怕只有当中国半导体市场的游戏规则和国际接轨,才会看到更多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真的在中国赚到真金白银。

(本文由 财讯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延伸阅读:

  • 中国频挖角,台湾半导体制造领先地位不受撼动
2020-02-09 06:05: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