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将液态硅高温白热光转换成电,“盒中太阳”成新兴电网级储能技术

2025-08-28 224

虽然锂离子电池是人们相当熟悉的储能系统,但由于锂含量有限,若是要把他们用于电网级储能设备,这可能就不是最佳选择,对此,美国麻省理工最近提出新方案“盒中太阳(sun in a box)”,有望以高温液态硅提供低成本、24 小时不间断的电力储存技术。

太阳能与风能为备受欢迎绿能技术,但此类技术为间歇性能源,在无风或是乌云密布时,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厂都无法运作,因此有效储存多余电力为解决缺电与电力供过于求之道,其中锂离子电池虽然为储能技术领头羊,但锂电池的价位还是比较高,无法大规模的装置并搭配电网。

而麻省理工研发出的设备名为电网级热能储存─多接面太阳光电(TEGS-MPV,注),其概念是将再生能源多余热量传送到装有白热熔融硅(white-hot molten silicon)的容器,之后再把熔融硅发出来的光转换成电。

这个概念有点像是熔盐电池或是聚光式太阳热发电,只不过团队将传统使用的熔盐汰换成熔融硅,这是因为熔盐加热到 538℃ 之后,其会产生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团队决定采用科技与制造领域的好朋友“硅”,该材料除了可以把加热温度提高到 2,200°C,还有望进一步提升设备能量密度。

为了不让热量扩散或是腐蚀设备,TEGS-MPV 系统由两个宽约 10 米的石墨储热容器组成,其中一个容器主要储存 1,900°C、温度相对较低的液态硅,另一个储存温度则高达 2,400°C。当设备开始加热时,液态硅会流过由外部能源加热的线路,之后再抵达并储存于另一个石墨容器。

该系统释放能量的方式也不是传统的沸水蒸气与涡轮机,而是把熔融硅发出的光转换成电。硅在高温下会产生明亮的白色光,麻省理工科学家则善加利用这些白热光,运用多接面太阳能板来产生电力,之后再将电力传送到中央电网,而降温后的液态硅则能进入下一轮加热轮回,变成一颗超大型储热电池。

目前麻省理工为了测试熔融硅是否会腐蚀石墨容器,打造出一款迷你 TEGS-MPV 原型设备,实验测试也相当符合科学家的期待,结果指出当熔融硅加热到 1,980°C 并持续一个小时后,石墨壁会与熔融硅相互反应形成碳化硅,研究员表示,碳化硅并不会破坏容器内壁,反而能成为一层薄薄的保护膜。

团队预估 TEGS-MPV 系统可为 10 万户家庭供电,且该设计几乎可以建设在任何地方,理想状况下也能储存太阳能与风能等再生能源电力,再加上设备成本也相当低廉、大约是抽水蓄电站的二分之一,有望成为新一代低成本又长寿的电网级储能技术。目前研究已发表在《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MIT’s conceptual “sun-in-a-box” energy storage system plugs into molten silicon
  • “Sun in a box” would store renewable energy for the grid
注:Thermal Energy Grid Storage-Multi-Junction Photovoltaics,TEGS-MPV,笔者翻译为电网级热能储存-多接面太阳光电。

(本文由 EnergyTrend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麻省理工)

2019-03-10 22: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