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远端工作万万岁?“数位转型”背后的结构问题不容忽视

2025-05-04 210


截至 6 月虽然台湾的疫情目前看来控制得当,但全球仍然笼罩在疫情的恐惧之下,这也让许多网络公司准备将“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视为常态。也因此台湾最近掀起一股讨论“数位转型”的热潮,认为这个疫情正是台湾公司数位转型的最佳时机,以现在的科技发展来看,到底数位转型对台湾的产业有什么帮助呢?在思考你的公司怎么做数位转型前,或许应该先思考一下数位转型背后的结构问题。

能在家(远端)工作等于成功地“数位转型”吗?

首先,你能远端工作,不见得是因为你的公司“数位转型”做得好,你的工作性质是你能否远端工作的决定性要素。

但是数字化的工具早就已经出现在你我身边,在电脑、网络、手机普及之前,人们只能用桌上电话或当面开会沟通工作问题,而网络与通讯软件出现后,解决了许多往返的效率与成本问题;而在网络成本降低、硬件能力逐渐提升后,许多网络公司开始提供云端服务,而许多公司也开始利用云端服务储存资料与纪录,这些云端服务不但减少了文书作业,也减少了许多人来人往的时间。

目前来看,工作数字化的程度多寡主要取决于你的产业与工作性质,以《科技新报》本身为例,由于新报是没有实体报章的网络媒体,因此他们的产品主要是在网站上的文章,所以绝大部分的工作只需要有网络就可以作业(包括编辑、社群等),而这些工作可以靠产出而量化,因此在评估工作进度上也较为容易,如果要让新报的人在家工作困难不算太高。

▲ 全球数位转型的市场规模预测。(Source:Credence Research)

“数位转型”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网络媒体基本上就是传统媒体数位转型的成果:以往纸媒需要印刷、需要人当场校稿看色、需要运输与通路,这之中都代表着无数的人力,但是在转化为网络平台后,这些人力都缩减甚至不再需要了。同时也因为越来越多人使用网络服务,而让成本逐渐降低,因此省下的人力成本可以让媒体专注制作内容。

换句话说,数位转型主要目的不是有多少线上化或机械化作业,而是“利用数位工具达成无人化”──人力使用越少、就代表你的公司数位转型越成功。如同工业革命利用动力装置减少人力损耗,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中,数位转型就是在资讯社会中逐步达成无人化的指标。例如利用数位卡片取代传统打卡,就是节省了比对上下班时间的人力;使用电子签章制作合约,不但节省了纸张、也节省了运送人力。这应该才是“数位转型”的重点所在。

▲ 这是 Mulesoft 所做的调查,显示许多公司在这两年投资在 AI 项目的金额增加了 95%。(Source:MuleSoft)

“数位转型”只有好处吗?

但并不是每一种工作都适合进行“数位转型”,许多人认为这场疫情是数位转型的好机会,甚至提出 APA 的研究,说得似乎远端工作对公司就是一件好事,但却忽略 APA 的研究中提出“可以在笔电上完成大部分工作的知识型工作者(如软件工程师)、以及生产易于监控的人员(如保险理赔人员)等比较适合远端工作”。如果你是美术型创作者、或者是文字型创作者(如编辑),当然也可以用数字去做工作规范,但相信有做过这些事情的媒体主管,都知道要用字数或篇数规范编辑产量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

而且远端工作的另一方面,意味着公司付出的成本将会降低,而你的上班成本将会提高:公司支付你同样的薪水,但公司省下的房租、电费、餐费等开销绝不可能如实加入你的薪水──除非这公司老板超级佛心,而你需要待在家里喝咖啡,无法享受公司的免费冷气或者零食福利。

更何况当公司的业务可以远端工作时,公司不见得需要再雇用当地的人力。现在 Facebook 打算将远端工作当成常态,而台湾也因此被 Facebook 相中成为招募远端人力的参考地点之一。但事实上包括博弈产业、不少硅谷新创公司雇用台湾工程师远端工作不是秘密──因为台湾人薪资低而且任劳任怨。

没错,大部分在台湾招募工程师的公司,并不会支付远端的台湾工程师与硅谷同等级的薪水;且另一方面就意味着硅谷工程师失业率会因此提高,毕竟他们住在全球薪水跟物价最高的地区之一。如果这个问题变严重了,你觉得美国-会怎么做?

▲ 根据 Futurum.com 的调查显示,高阶经理人对于数位转型”是否会对工作数量有影响,30.5% 的人认为没有影响,15.7% 的人认为许多工作会因此消失。(Source:Finances Online)

当大公司数位转型后……

另外讲一个跟“数位转型”相关的残酷事实,台湾已经有许多制造业工厂早就在进行“自动化(制造业的数位转型)”,当台湾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就代表越来越多人会失去生计。虽然目前自动化产线要达成完美的目标,还需要大量的成本与研发时间──而这些钱也只有大公司烧得起。

因为这些“数位转型”的脚步还需要时间,因此这些公司不会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节省(裁撤)多少人力,只会以自动化做为噱头替公司宣传。事实上台湾许多有能力的公司,早就都按照自己的产业走向数位转型的脚步,真正无法走向“数位转型”的,大都是人力成本低于数位转型工作成本的小公司罢了,这里只是单纯用制造业做为例子。

数位转型的背后结构需要更多探讨

换句话说,当谈到“数位转型”时,许多人把工具使用的熟练(比如 Zoom 或 Google Meeting)与否当作一个指标,事实上这些工具是否熟练根本就不是远端工作的重点──毕竟工具靠经常使用跟练习就会逐渐熟稔。

况且这些工具发展到后来,使用会越来越容易与简便,使用这些工具是否熟练绝对不是“数位转型”最大的问题,而是你的公司在“数位转型”时的意义在哪里?台湾的相关法律、产业与经济结构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全面的“数位转型”时代?别忘了,网络公司要数位转型的成本远比其他产业低、而且效率更好,但这世界不是只有网络公司存在而已。

(首图来源:Unsplash)

延伸阅读:

  • 远端办公成新需求,协作软件 Teams、Slack 使用量暴涨
  • 疫情掀在家上班潮!Google 为远距工作、视讯会议提供哪些实用工具?
2020-06-04 16:08: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