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公认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台湾电脑专家廖文豪本着对汉字的兴趣,运用大数据追本溯源并建构汉字符号系统,希望以“汉字树”系列书籍突破汉字难学的困境。
“汉字演变暨‘汉字树’出版学术研讨会”今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举行。曾任国立台北商业大学资讯管理系副教授、图书馆馆长的廖文豪与多名中国汉字研究专家探讨相关议题。
廖文豪指出,汉字原来是用图像表达,但战国时代以后“被分尸变造”,失去自己的形体与故事。汉字虽然寿命最长、使用人口最多,但只能一笔一画学起、又有 1 千多个符号,最大劣势就是难学。
他发挥电脑专长,已在 8 本“汉字树”中建立 3 千多个常用汉字的图像符号系统。这套系统拆解汉字并图像化,仿效甲骨文保留历史记忆的精神,以“图像字”方便外国人理解涵义,最后加注音标,形、音、义一次解决。
例如“昔”字,上水下日,就是表达古代洪水泛滥。廖文豪认为,“图像字”还原汉字符号意义并有系统性结构,降低汉字学习门槛,能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华文化的入口。
中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赵功德表示,“汉字树”有列出繁简字形对照,说明两岸对繁简字都很重视。但如何解决繁简字“一字二形”现象、统一汉字字形,是两岸文字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中国作家高晓岩则指出,简体字本质是中共要消灭汉字,简化后面目全非,“非常可怕”、“就是残体字”。他说,繁简字无法共存,因为每个繁体字都有存在理由,无法传递古汉字讯息的简体字就没有存在理由。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林连通认为,这套著作是解决汉字难学问题的“金钥匙”。但建议适当增加造字法、字义分析以及不同学术观点,也可增添总检索、体例索引,以利读者查阅。
(作者:尹俊杰;首图来源:Flickr/Remi Tu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