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观点:NikonZ7与CanonEOSR全幅无反是真心想要给消费者最佳产品?还是依然充满战略算计?

2024-11-25 208

选在 SONY 全幅无反已经推出三个世代的 2018 年,Nikon 与 Canon 总算愿意端出他们自己的 Nikon Z7 与 Canon EOS R 全幅无反 (对不起了,Leica SL… 你比较独特一点 XD)。这两个(包含 Z6 应该该说是三个)产品一出,获得市场上褒贬不一,也有许多人认为对于 SONY 的影响并不会太大。然而单就市场的角度而言,个人觉得这波三大厂全面在全幅无反领域到位的当下,的确是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有趣观察点存在。
Nikon Z7 与 Canon EOS R 全幅无反
▲图片来源:CameraSize

Nikon Z7 与 Canon EOS R 全幅无反 是真心想要给消费者好的产品吗?(编辑观点)

虽然标题这样看好像有点黑特(Hate),不过笔者想表达的是,就目前看来 Nikon 与 Canon 所推出的产品,基本上都还是比较粉丝取向的产品。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要从各厂的包袱来讲起了 — 这部分相信各位心中应该也与我一样,很快就想到了的就是他们招牌的 DSLR 系列产品。

 

各家有各家的(沉重)包袱

没错,对于两间老相机厂而言,肯定是很难真正大破大立放弃长久以来的荣光的单反相机这块市场,然而 SONY 却早已用三代产品将无反相机的行业标准推升至新的高度,显然也让后进者不太能够找到可以让 DSLR 并存的产品定位。不过在 Nikon Z 与 Canon EOS R 推出之后,不得不说,笔者真的对于大厂的市场策略感到异常的佩服。

首先是两家新出产品的定位部分,之前看到有人形容得很好,Nikon Z7 与 Z6 分别对应的应该是他们自家的 D850 与 D750;Canon EOS R 则是对应了 EOS 6D II 这样的产品系列。仔细想想,还真的很有这样的味道。此外,也许也是因为这样长久以来的定位默契,两间厂商刚好错开了彼此直接竞争的机会。

Nikon Z 与 Canon EOS R 都带来了几项来自 DSLR 的良好传统与优势,包括良好的手感、对焦性能与熟悉的顶部资讯窗等。EOS R 则是还带来了触控条的革新操作方式与 5,655 点,可在 F1.2 时达到 -6EV 暗部对焦的对焦系统(换算 F2.8 下应该约是 -4EV 才对,但在 Dual Pixel 对焦系统中也算是最强的对焦表现了)。并且也全都主打全新超大接环与无反光镜的极短镜后距所带来的光学优势 — 这里等于直击了由 E-mount 直升支援全幅的 FE-mount,未来所可能遇到的光学瓶颈(这部分我们后段再谈)。

但,看似拥有许多优势的“新”Nikon 与 Canon 全幅无反,却配上了与机身有点不太协调的首波镜群 — 虽然奇怪,但后来仔细想想又似乎不太奇怪(笑)。

 

异常不协调的(价格与尺寸)定位


▲图片来源:Nikon

两间厂商都是本着追求极致光学的目标,所以都各自推出了宣示自己光学技术的镜头,分别是红线圈的 28-70mm F2 L 与 Nikon 以往的招牌复刻之作 NOCT 58mm f/0.95。然而这两颗镜头不仅价位惊人(前者约合台币 9.2 万),连体积也是大到惊人。令人对于无反印象中应该要与 DSLR 完全不同,可以更为轻便好携带,拍照起来没有沉重负担的概念完全不同。更别说是接在相对于 DSLR 更为小巧的机身上有多违和了。


▲图片来源:Canon

然而,若是去看看 F1.8 光圈的定焦,或者是 F4 光圈的 KIT 基本镜头。更是发现这波基本上所有无反镜头动辄破两万台币的价位(24-70 或 24-105 KIT 都要三万…),都会让人觉得难以亲近。导致小编现在只想打自己两巴掌,当初真不应该说 SONY GM 镜头又大又贵的…

 

 

镜头贵又重?那就转接嘛(眨眼)

其实原本 Nikon Z 推出之后,笔者就已经有点嗅到这种味道了,不过直到 Canon 一不做二不休整整端出三个接环(!),那么那种说好听点是“在镜群还不够完整的情况下,那可以先用我们之前完整的镜群”的这种积极推坑 DSLR 镜群的概念,基本上就是展露无疑了。

是说,即便是 SONY,当初 E mount 与 FE mount 推出时,也都是有推出对应的转接环。然而,即便在已经有直接对手的参考售价的情况下,Canon 与 Nikon 还是不约而同地全面推出的都是价位更高的镜群,个人觉得如果嫌贵就请大家去买 DSLR 镜头的意味还是非常明显。


▲图片来源:Canon

虽说 Canon 与 Nikon 的确有许多轻巧型的镜头可以选择。但毕竟在接环更大、镜后距更近得更好优势下,要打造一颗光学表现不错,但价位与体积更平易近人的镜群,理论上应该没这么难才是 — 看看 SONY 的 28-70mm KIT 与初代 Alpha FE 镜头首波的 35/2.8 ZA 与 55/1.8 ZA,都是很好的示范,甚至后续推出的 28/2 也都是十分符合无反普遍印象轻便特色的好镜群。

所以小编不禁心想,到底这波端出的产品,是否真的是想要推出对消费者而言最好的产品,还是依然充满着对于市场定位的算计?只能说毕竟大厂还是有一些原本的 包袱 优势存在,所以策略上也不见得会那么符合所有人的需要啰。

 

所以,到底谁会想要“买买买”?

目前 Canon 与 Nikon 针对无反相机的方向,个人觉得多少还是有一种偏向鼓励使用 DSLR 系统的走向… 这样是好是坏?说真的,如果我是一个已经拥有许多 DSLR 镜群的人,应该是真的会想要单买机身与转接环,来使用看看它到底能不能取代现有用途,然后再考虑购入原生镜头来充分利用无反的优势。

也因此,个人觉得这波推出的产品,还是较为偏向忠实使用者导向的粉丝向策略 — 出家为(索)尼的大家,应该没有太快出清掉镜头吧,应该没有吧!?是说,其实不少朋友都还是用转接环在接 Canon 镜头在 A7 上使用,所以相对而言,Canon 好像机会更大些?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也难怪在 EOS R 的定位上,并没有太过激进。

另一方面,两家厂商未来几年应该也会渐渐地透过推出更多不同等级的镜头与机身,来逐渐吸引更多消费者愿意接纳这套系统 — 这部分 Canon 已经受访说过 EOS R 不是唯一全幅无反机身了,至于 Nikon 一推就说是专业级,不意外地也将会有类似 EOS R 级别,甚至更入门级的产品(尽管,在 Z7 / Z6 推出之时,他们还是不放弃硬推了个 D3500…)。 至于说好的专业却配单卡槽,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Nikon D5 表示:哥才是专业)。

所以如果觉得目前的产品不太满意,也别担心,迟早会有更适合你的款式推出的,届时,原生镜群也将会更为完整。

 

 

Canon 与 Nikon 到底对 SONY 会有威胁吗?

虽然许多朋友都觉得看完这波发表,都认为大概是等不到 SONY 降价了(译:觉得 Canon 与 Nikon 的全幅无反基本上无威胁)。不过笔者认为,Canon 与 Nikon 真不是省油的灯。

首先,单就主打的接环尺寸部分(作为参考 FE mount 为 44.5mm,Canon 与 Nikon 分别为 54mm 与 55mm),这的确会是也真的“可能”会是 SONY 的痛处。毕竟接纳了 E mount 的镜群这件事情,基本也与 Nikon F mount 会撑这么久的原因类似,就是希望能继续沿用之前好不容易养出的镜群。

反过来看另一边的 Canon 倒是真的都很大胆,无论是从 FD 直跳 EF 接环,或像是这次的 EOS R 就直接放弃掉对于 FE-M 的支援度… 不得不说,这家厂商在这方面的勇气的确可嘉(为 EOS M 用户默哀 — 不过其实 Canon 这波还是有推出 EOS M 的 F1.4 标准镜,但你懂的… 估计日后这套系统的资源应该不意外地将越来越少)。


▲图、全幅无反装上一般焦段三元镜比较。是说,因为 Nikon 目前没有 F2.8 的类似焦段变焦镜,所以只好选择有转接环转接大三元之一的图片了(来源:CameraSize)

简单地讲,未来 Nikon Z 与 Canon EOS R 在光学极限的探索上,将很有可能让 SONY 无法追上脚步。不过个人认为这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一方面是 SONY G Master 镜头以往会被觉得很大,但在现在对手出现了以后才发现 GM 尺寸其实也算是提供了良好的平衡(唉,没想到我有一天会这样说),所以不见得真的能造成威胁 — 小巧的镜头其实 SONY 倚靠数位修正,也都提供了不错的影像品质表现,所以就端看对手是否能拿出真正有感的画质成绩了。


▲图片来源:SONY

是说,如果后进对手真的达到让 SONY 望尘莫及的超高清。姑且不论这搭配的镜头会有多天价,其实号称黑科技满满的 SONY,也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在准备全幅的曲面感光元件了(上图)。这种可以有效改善边缘失光的科技,是否已经准备好要在 RX2 或 SONY 全幅无反上面亮相,应该就是看对手能给 SONY 多少刺激了吧?(想看看曲面感光元件有多黑科技的,可以参考一下其他网站的报导。诶靠,居然也是我写的)

是说,至少 EOS R 应该可以刺激 SONY 至少搬出全翻转触控屏幕吧(可以吧?拜托啦~)。

引用来源:Nikon、Canon

延伸阅读:


SONY A7 III 快速实拍体验:最强续航只是“基本”(上市资讯与原厂访谈)


CANON 首款全片幅无反相机 EOS R 正式揭晓

2018-09-06 13:46: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