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18 日公布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ICD-11,正式承认“电玩失调症”(Gaming disorder)为新型心理疾病。但要注意的是,全球超过 20 亿人口都在玩电动,其中可能只有不到 1% 真正罹患电玩失调,有心理学家批评该诊断标准过于空泛,可能引起家长不必要的恐慌心态。
据美国娱乐软件协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统计,全球有逾 26 亿人口都会打电动,预计游戏产业营收 3 年内将增长 31% 至 1,801 亿美元,相信大家也不陌生现在的电视广告几乎被游戏宣传攻陷,许多大型电玩旨在让玩家长时间参与,有时还雇用心理学家来设计易令玩家欲罢不能的游戏内容。
随着因电玩出现的家庭社会问题越来越多,WHO 第 11 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正式将“电玩失调症”列为心理疾病,就像其他强迫症和成瘾疾病,诊断罹患电玩失调症需符合 3 个标准:
- 比起和他人交谈互动,电玩游戏才是患者所有日常活动的首选。
- 就算朋友变少或工作效率变差,患者也无法停止玩游戏。
- 游戏玩到压迫患者生活或人际关系,比如睡眠模式紊乱、饮食失调、体力严重衰退,上述几个模式须持续至少 1 年,才可诊断为电玩失调。
新诊断标准甫公布果然也引起两方争论,反对者如英国心理学会发言人 Joan Harvey 警告,并不是所有一玩游戏就好几小时的孩子都属于电玩失调,新分类可能引起家长不必要的恐慌,并导致相关医务人员被莫须有的求诊人潮淹没。
提出新诊断标准的世卫组织心理健康与药物滥用部门 Vladimir Poznyak 博士也强调,电玩失调属于临床症状,只能由经过适当培训的医师诊断,任何非专业人士都不能做出正确判别。
临床心理学家 Anthony Bean 则说,将电玩失调症列为一种疾病还为之过早,根据他的经验,沉迷电动更像出自抑郁与焦虑,当焦虑与抑郁症缓解时,沉迷电动的程度也跟着下降,而 WHO 新标准太过广泛,并未充分描述电玩失调的轻度、中度与重度症状;更重要的是,诊断电玩失调症可能变成临床医师非常主观的判定,毕竟多数临床医师可能不了解电玩,也没有过沉浸电动世界以知晓患者心理的经验。
(Source:pixabay)
乐见分类者如英国皇家精神病学院 Henrietta Bowden-Jones 博士则表示,他们看到越来越多心父母因沉迷游戏的小孩而心烦意乱,孩子可能因此辍学、甚至引起家庭战争。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行为成瘾学教授 Mark Griffiths 指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电玩是一种非金钱的赌博行为,赌徒砸钱,玩家则靠积分,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玩电动只是娱乐而不是瘾,电玩失调玩家所占比例可能远低于 1%,但这类人或许伴有其他潜在问题,如抑郁症、自闭症,新分类将有助于上述问题合法化并加强治疗策略。
先不论电玩失调列入心理疾病的争议,越来越多人黏上电玩是事实,家长因小孩戴着耳机沉迷电动而忧心忡忡也是事实,在心理学家进行更多严格研究前,如果游戏已经干扰到你的社交、工作,你可能还是要自主谨慎应对。
- Video Game Addiction Tries to Move From Basement to Doctor’s Office
- WHO classifies ‘gaming disorder’ as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 Video game addiction is a real condition, WHO says. Here’s what that means.
- Gaming becomes the latest addiction
- Compulsive video-game playing could be mental health problem
(首图来源:pixabay)
延伸阅读:
- 电玩失调恐成病,WHO 拟纳入疾病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