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于资讯安全理由,去年对中国安控设备开出第一枪,明文禁止美国联邦政府向海康威视等中资企业采购影像监控设备,这也让“Made In China”的安控产品在欧美市场变得敏感。因此,这块看起来“被空出来的市场”将是谁能够突破重围?台湾厂商能否受惠呢?
安控设备加入 AI 功能,资讯安全具隐忧
安全监控产品近年来不断往 AI 发展,加入了云端技术、人脸辨识系统,不管是智慧商店、智慧城市等,更是先进国家发展的方向,像是在中国就有所谓的“天网”系统,是指中国政府近年采用监察民众的人脸辨识系统,中央系统连接不同公共场所的摄影机,在极短时间内辨识身份,尽管城市的犯罪率下降,但也因安控产品对于私密资讯掌握度更为提升,造成不少资讯安全的隐忧。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积极扶植安全监控产业,如今在全球,几乎每 4 台监视摄影机就有 1 台来自中国,当中又以海康威视稳居全球安控龙头。这也让中国安全监控产品销售到海外其他国家时,都让各国对于中国产品撷取资讯的态度转为谨慎,尤其是在特别重视资讯安全的欧美国家,可以略见一二。
基于资讯安全的疑虑,加上中美贸易关税壁垒之下,安控产品列入加征关税清单当中,欧美品牌厂商原本于中国制造的安控产品,开始陆续寻找其他亚洲国家代工产品的可能性。
重返荣耀?台湾安控产业吹暖风安控产品
事实上,几年前,台湾的安控产业以代工欧美品牌起家,产业非常兴盛,“Made In Taiwan”的标记也让台湾技术在全球烙下印记,多家大厂更在全球市场当中名列前茅。但近年来不敌红色供应链的竞争态势而陆续退出市场,目前仍居全球前 20 大的台厂只剩下晶睿。
中美之间不论是资讯安全或者关税隐忧下,这让生产基地几乎都在台湾的安控厂商,让欧美客户心动,让台湾安控产业过去累积的技术能力,再次被欧美品牌厂商重视。
业内人士透露,从去年中陆续接到许多欧美品牌厂商对于产品与技术的询问,接洽的态度比过去更为积极,因此也不少合作案开始小批量试产,尽管对于目前营收贡献并不大,但是也让台湾安控产业感受到一股春天暖风吹来。
而外界也很好奇,台湾安控厂商数十家,谁会先受惠呢?除了各家技术能力外,也可以从目前业务别来看,过去受到红色供应链袭击的台湾安控厂商,部分陆续从过去纯代工转往发展自有品牌,甚至像大厂奇偶更是全部皆为自有品牌的业务,而规模较大的晶睿来看,代工产品占营收 6 成,自有品牌产品则占营收 4 成。
谁先获转单?技术能力才是重点
业内人士表示,欧美转单最快可以发酵的就是本身具有代工业务的台厂,最好更是具经济规模的厂商,因此晶睿就是最快有转单效应发酵的厂商。晶睿的转单效应也展现在今年首月营收上,营收来到 6.42 亿元,月增 30.93%、年增 79%,创下历史单月新高水准,公司表示,去年起贸易战使既有欧美客户陆续洽谈进一步合作,到 1 月生产良率明显提升,订单陆续发酵。
若从台湾安控产业进一步观察,目前有代工产品包含彩富、慧友、昇锐、欣普罗等;而自有品牌厂商则以奇偶为代表,其余还有晶睿、欣普罗、慧友等。据了解,多家具代工业务的厂商都有接收到欧美客户询问,而自有品牌则需待市场布局进一步发酵。
业内人士坦言,去年确实有欧美客户来询问,但他们也同时询问多家厂商,因此此刻是各家技术能力、CP 值展现的时刻,未来客户是否真的大量下单,客户认为还是要等关税是否进一步增加,或者各国对于资讯安全的规范是否趋严而定。
至于台湾的产能状况,到底能否因应市场的需求呢?晶睿在去年起就决议扩产,不管是在原有中和厂区,或者台达电入主之后,新增 5 条产能在台达电的桃园厂,产能预计将陆续到位,都代表了市场订单需求渐增。而其他厂商则尚未传出扩产计划。
简言之,贸易战与资讯安全议题对全球安控产业确实将造成洗牌效应,但被禁止的中国厂商方面,是否会另辟蹊径,找寻其他可以出口至美国的管道或者其他的因应之道,也是后续可以观察的重点。但近期而言,关税是否再增加,将是定调欧美厂商态度的关键,届时整体市场氛围将更为明确,将可定调安控产业未来产业链状况,台厂也能更明确感受到转单效应。
(本文由 MoneyDJ新闻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延伸阅读:
- 欧洲制裁禁出口高科技零件,中国“天网”发展或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