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来说“艺术”感觉总是些“高、大、上”的族群才会比较有研究的科目,通常一般人对于艺术与美感往往只有“好看”、“感动”的感觉,要再深入些就已经是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了,更别说要进行艺术创作与解析的动作。但现在透过最新的虚拟现实 VR 技术,这些原本称不上亲民的“艺术”开始比较更容易了解与有温度,这次来到英国伦敦参访了两个正在使用 HTC VIVE 做为艺术创作工具或是辅助内容的展览,相当有趣;也在此为大家做比较详细的介绍。
首先第一站来到全球最高的艺术与设计殿堂“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这所学校建于1837年,是一所近两百五十年的名校,最大的特点是一年仅招收16名艺术家学生,而且免缴学费,许多知名艺术家都是皇家艺术学院的校友,苹果御用设计师 Jonathan Ive 还是挂名荣誉校长:
在皇家艺术学院中陈列了不少当代知名艺术家的创作,目前最热门的就是 From Life 展:
其中有些艺术创作已经开始与科技结合,比如说 HTC VIVE 的 VR 环境就让不少艺术家感到新奇与兴奋:
如这尊人物雕像就是专为为皇家名流绘制肖像画的 Jonathan yeo 使用 VIVE 搭配 Tilt Brush 进行创作,之后再解构成模型制作出来的 3D 自画像:
创作过程也透过全景 360 影片记录下来,过程相当厉害,除了自画像以外他也创作了一个特殊造型座椅:
皇家艺术学院艺术总监Mark Hampson表示,HTC VIVE 提供了艺术创作的全新工具,改变艺术家创作的深度、广度与思考方式,有学生刚入学时仅对传统绘画技巧有兴趣,到第三年已经完全改用 VR 与多媒体进行创作:
皇家艺术学院内有一间拥有超过两百年历史的素描室,想当初对人体模特儿进行集体素描创作的滥觞就是由这个房间开始的,相当有历史意义:
VIVE Arts 负责人张忠为(前伊林名模)表示,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20个展览与 VIVE Arts 合作,包括台湾、中国、英国与法国等地都有相关展览,现在更是有四个展览在同一时间于世界各地展出,艺术家对于 VR 的运用在熟悉后都感到相当新鲜,很多人也已经开始相关的内容创作:
而在 From Life 展外还备有三组 VIVE 针对艺术名作解析、建筑与VR绘图创作提供参观民众相关体验:
透过 VR 虚拟实境,人们可以以图像化、多媒体的方式更轻松的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与艺术家想表达的意境:
运用在工程方面更是可以在设计当下就可知道建筑体积、结构,做出最正确的修改与规划:
由 VR 界的小画家“Tilt Brush”让一般人都可以轻松的透过 VR 进行创作,之前国内知名漫画家刘明昆就曾进行过一系列创作:
皇家艺术学院 Fom Life 特展相关影音报导:
泰特现代艺术馆位于英国伦敦,建筑物前身是座落于泰晤士河旁的河畔发电站。当初由建筑师贾尔斯·吉尔伯特·史考特(Giles Gilbert Scott)设计。在1981年发电站停止运作,并委由瑞士建筑事务变为现代美术馆,目前馆藏有亨利·马蒂斯、毕加索及马克·罗斯科等大师的作品,是相当知名的旅游地标之一:
而我们要接着参观的是命运多桀的知名画家 Amedeo Modigliani(亚美迪欧·莫迪里安尼)特展,是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艺术家之一,生前几乎都在穷困与疾病中度过,最让人广为人知的是与妻子珍妮·赫布特尼凄美的爱情故事(他病死后不久,妻子太过悲伤跳楼自杀,她也是位绘画才女):
莫迪里安尼主要以人体肖像画作为主,最大特色是大胆创作裸女画,曾受到当代保守风气严厉批评,直到他死后作品的艺术价值才获得认可:
特展中除了有莫迪里安尼的名作展出以外,也使用 VIVE 的 VR 技术还原了他在过世前最后的画室场景:
相关场景还原制作过程,相当的考究:
透过 VR 人们回到了 1919 年时的南法,莫迪里安尼在人生最后阶段使用的工作室,透过当时的邻居、友人所留下的资料还原了这位怀才不遇,一生贫病穷苦天才画家的最后历程:
看完只能觉得他真的很惨(后来他老婆也死了更惨,一尸两命):
阿达也制作了现场展览的采访影片给大家复习一下莫迪里安尼的相关作品与展览细节(内有艺术裸女画,未满18岁勿看):
最后透过莫迪里安尼生命中最后一幅画作,莫迪里安尼的自画像缅怀一下这位画家,也惊叹透过 VR 不但可以进行创作,也更方便一般民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更容易的回到当时的时空背景,或是作品之中感受艺术能带给人们更多、更深层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