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际间筑起贸易高墙,但仍挡不住人们向外探索的热烈需求,尤其在经济发展的亚洲国家,预估到 2035 年亚洲首次出国人数将达 10 亿,将对各国机场形成一大压力,新加坡政府已投资数百亿美元,采用各种自动化技术打造樟宜机场第五航厦,未来海关人员将是人们在机场看到的唯一人类。
樟宜机场已做足充分准备迎接庞大的旅游人潮,现在正在去年 10 月启用的第四航厦实施各种自动化测试。据彭博新闻报导,樟宜机场包括维修、货运和其他相关服务,机场与相关航空业务总共雇佣大约 2.1 万人,航空产业占 GDP 的 3% 左右。但随着新加坡人口老化,以及年轻人不愿意做行李处理或包装食品托盘等手工作业,面临严重的人力短缺问题。
新加坡民航局和国有企业如地面处理和机上餐饮公司 SATS 正在采行自动化技术,测试未来机场机器人。这些技术包括激光与镜头感测器,以及数位红外线镜头,应用范围从智慧塔台、登机桥、卸下行李的自动驾驶车、运送食品或货物的机器人。未来当乘客进入航厦到出航厦的所有过程都是机器在处理,可大幅加快通关与行李运送速度,唯一的人类是在旁边以鹰眼观察嫌疑人的海关人员。
报导指出,SATS 厨房每天在新加坡准备近 10 万份餐点,虽然烹饪部分还没有机器人代劳,但自动餐具包装系统将生产率提高 36%,托盘装配线人员从 45 名减少到 9 人。SATS 使用光达 (Lidar) 技术来绘制食品运送车路线,过去 4 年按就业成本计算的员工生产率增加 11%。上一财年,员工成本自 2008 年以来首次下降。
新加坡财政部长去年 2 月表示,第五航站楼的建设对新加坡来说至关重要,将花费数百亿美元兴建,预计 2030 年前开放,每年能够处理 5 千万人次,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和最自动化的机场之一。樟宜机场也正在建设第三条跑道。
除了新加坡机场,伦敦、东京和许多其他城市也在探索机场的自动化程度,测试项目包括员工搭乘的自动驾驶巴士到运送个人行李的车辆等等。英国航空业者已使用遥控电动拖船来移动较小的 A320 型飞机,将人力减少一半。荷兰鹿特丹的海牙机场将于本月启动自动行李处理系统。香港政府计划在 3 年内从乘客报到到安全检查、海关到登机口,都采行生物识别技术。
- The Airport of the Future Is Here. And It Doesn’t Need Humans
-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stalled at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首图来源:Flickr/whity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