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日本漫画在推出第一本单行本时只卖了两万本,作者曾经以为自己差点要被腰斩,但在漫画的某一个事件点后销售成绩成长,同时也交给日本著名的动画公司 Ufotable 制作动画,该部动画成为今年度的亮眼之作,同时也带起了本传漫画的销售成绩,甚至在 2019 年漫画销售超越了日本漫画的长青树《海贼王》,这部动画就是《鬼灭之刃》。
コミックス年间累计売上(10月末时点)
1位 鬼灭の刃 999万 2位 ONE PIECE 977万 3位 キングダム 751万 4位 约ネバ 728万 5位 五等分 535万 6位 ヒロアカ 451万 7位 进撃 436万 8位 かぐや様 365万 9位 ハイキュー 360万 10位 転スラ 307万
11年连続年间首位のONE PIECEが王座陥落。鬼灭、历史的快挙!
— つーふぃ (@tsu_feet) November 6, 2019
以季番(播放一季约为 12 至 13 集左右)来看,平均一集成本约在 1,200 万日圆左右,高一点的制作成本一集约在 2,500 到 3,000 万日圆之谱(超过就是超大制作),日本动画公司 Ufotable 所制作的《Fate Zero》一集差不多是 2,500 万日圆,而《Fate Stay Night》则可能是在 3,000 万日圆左右,而这也让《Fate》的动画系列成为日本的顶尖之作原因,《鬼灭之刃》的制作成本很可能也在一集 3,000 万日圆左右。
这样的成本已经是日本动画之最,以现在的日本市场来看,由于缺乏更有效的营收手段,厂商大都想办法在成本与制作水准之间挣扎。例如以每周都会播放的长青树《海贼王》来看,需要每周播放,无法像单季动画那样浓缩精华剧情,导致成本大量压缩(推估在 800 万日圆左右),导致现在的《海贼王》动画的作画水准惨不忍睹。
欧美影集近年制作成本突破 2 亿美元
而在海另一边的好莱坞,全球影视串流服务已经进入战国红海时代,一集 1,500 万美元、一季制作费破亿的《权力游戏》,被认为已经是制作费的顶峰,但现在却再度在竞争压力下被打破。包括漫威的《复仇者》系列延伸影集《猎鹰与酷寒战士》、《汪达与幻视》、《鹰眼》的单集成本将达 2,500 万美元,估计每季总成本将破 2 亿美元。而苹果投资,由珍妮佛安妮斯顿、史提夫卡尔所主演的《The Morning Show》每集为 1,500 万美元,但集数将达 20 集,总成本为 3 亿美元,这些成本足以与电影比拟。
▲ 《The Morning Show》总制播成本达 3 亿美元。(Source:Apple TV+)
就如同电影有票房收入般,过往影集也可以利用贩售 BD、DVD 等方式获得收入,但在盗版影响、串流服务崛起的情况下,这些串流平台的获利模式就变成以用户订阅为主,广告与厂商赞助次之。而过往的影视霸主之一 HBO 舍弃了广告与厂商赞助,以用户订阅做为主要收入手段,这样的模式也被现在的 Netflix、Apple TV+、Disney+、Amazon Prime 采用。
与中国市场不同(见如下附注),欧美市场的用户对于广告与置入的要求相当严苛,电视做为一个“相对免费”的载体,每小时插入 10 至 16 分钟的广告已经被普罗大众接受(台湾每小时最多 10 分钟)。不过被 HBO、后来的 Netflix 养大了胃口,当欧美观众花了订阅费用后,他们就很难接受广告(与强烈置入)的存在。
注:中国的串流服务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在中国的串流服务月费非常便宜,而这个订阅费用会把每支影片前面的广告拿掉,但置入与其他版面的广告仍然存在,藉以抵销过低的订阅费用带来的影响。
娱乐霸主迪士尼的天生优势
但迪士尼是这些串流厂商中的“异数”──它根本就不需要广告收入,这些影集与动画的投资,迪士尼可以借由“贩售 IP”来获利:比如说将旗下的星际大战授权给乐高做产品、在迪士尼乐园打造复仇者电影相关园区赚取票房收入,而用唐老鸭、米奇做的周边产品更是行销全世界。
换句话说,这些电影、影集对于迪士尼本身才是“广告”,在影星片酬升高、动画与拍摄成本没有实质降低的状况下,电影与影集制作早就不是一门稳赚生意,如何借由电影与影集的热度来增加周边的收益,才是迪士尼的重点。
▲ 迪士尼乐园是迪士尼用电影与动画 IP 开辟的重要财源。(Source:东京迪士尼)
但其他串流商并没有如迪士尼般的 IP 生意布局,严格说来只有同时拥有电商资源的亚马逊可以增加这类的收入──它们可以借由打造受欢迎的影集,同时带动在亚马逊网站的周边销售收入,但这就必须要取决于亚马逊在“制作周边”的人才是否齐备。
目前看来,Netflix 跟 Apple TV+ 就没有相关资源可以增加营收,但苹果本身有硬件销售的获利模式,因此苹果可以在“现代背景”的剧集中置入 iPhone、Mac 等苹果硬件,做为另一种“广告模式”;而 Netflix 则可以置入苹果以外的产品──你总不可能在苹果投资的剧集里面,看到明星们拿着三星手机跟技嘉笔电晃来晃去吧!
日本动画也面临考验
与欧美的早期收入模式类似,日本动画制作方原本的的主要收入是来自于 BD 与 DVD 的贩售、海外版权等,只要销售到达赚钱的门槛,就是下一季动画继续制作的保证,但日本的动画制作方同样受到盗版与串流崛起的影响,海外版权的收入与 BD 销售都已无法支撑制作精良动画的庞大成本。
虽然日本动漫商也会利用销售周边的方式来增加边际收入,但很明显的是在这部分所增加的分润或版权有其他问题,导致纯动画商难以平衡支出,能让日本动画继续蓬勃发展的原因只有一个:日本动画人才从业人员的薪资极低。
根据日本动画师协会的调查,动画从业者平均年收需要到 35 至 39 岁才会高于全产业平均值,在这年龄段前均低于产业平均。但现在日本有许多动画产业,在制作时都已经开始外包给更为便宜的东南亚国家,日本动画师的未来是否还能继续辉煌,还有待观察。
▲ 日本动画师年收统计。(Source:日本动画师演出协会)
日本动画商如何“增加收入”
即使日本有着极为精良的周边制作与销售市场,但动画公司在版权上很难从这部分分到足够的利润(甚至根本没有利润可分)──除非是动画公司自己的 IP,也是因为如此,即使《鬼灭之刃》的漫画销量因为动画而提升,但是 Ufotable 仍然必须要把漫画中最经典的桥段《无限列车篇》放上电影,增加票房收入,因为他们只是取得动画制作版权,但是漫画的销售与他们无关。
日本极为成功的轻小说《OverLord》在改编成动画后大受欢迎,甚至在 Bilibili 上也获得数亿观看次数,但却在续订上极为困难(第四季拖了整整一年才有制作消息),很明显是收入问题造成续订困难重重,事实上《OverLord》的动画制作水准并不高,也经常受到吐槽,但在良好的剧情衬托下,仍然有着广大的收视群众。
日本的确也有 Bandai Nacmo 利用钢弹动画销售模型的例子,且这几年利用便宜甚至免费的动画播放版权(包括在 YouTube 上免费播放的《钢弹创斗者》)与海外达成协议,都是为了提升模型销售的商业手法。2018 年,钢弹模型的海外销售比率已经提升至整体 47%,海外销售额与 2014 年相比增长 160%。
开辟新商业模式,为红海开路
简单来说,现在的影集、动画制作不但进入红海时代,同时也是史上最严峻的时刻,制作成本与回收方式已经不再如以前一般容易,而是必须发展出一个更为全面的商业模式,不然光靠订阅收入,迟早难以支撑制播影音内容所需的庞大支出。
原本期待技术的进步能让制播成本进一步降低,结果在不断推陈出新加上演员的成本越来越高,反而让成本不断升高。而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刻中,贸然地置入各类的商业内容,反而容易造成订阅用户的反感,因此这些串流影音商肯定不会在这时候贸然插入广告或赞助内容。
现在既然加入了这个麻烦的战场,利用相同成本能做越多的影集就越能吸引人──而这正是 Netflix 目前的策略,他们有着高制作成本的影集(例如《皇冠》、《纸牌屋》),同时也利用低成本影集(如脱口秀),同时在全球寻找优良的影视制作商合作,利用购买或是投资的方式获得优秀的内容,而这样的投资目前也只有在 HBO 上看到,其他平台主要还是以欧美市场为主。
(首图来源: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