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逾 20 国指定救援,这对师兄弟让台湾口罩机发光

2025-04-02 204


这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企业的命运,包含一对等待救援的台湾口罩机师兄弟档。

画面转到一座位于新北市五股山区、占地广达三百多坪闲置老工厂。

这里,你应该在电视上看过,为了紧急生产更多口罩,台湾组成国家队,让 34 家机床企业志工进场救援,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们救援的对象──这座临时工厂的主人,是长宏,台湾内销口罩机第一大厂。

台湾,有两大口罩机工厂,一是长宏,一是权和。长宏专精做台湾内销口罩机,市占率七成,权和则是 3M 高阶口罩产线最主要的口罩机供应商。

长年被中国低价抢单 它们年营收仅亿元,获利低

他们是师出同一家土城口罩机厂的师兄弟,在 1999 年后先后创业。2009 年,H1N1 疫情爆发,一年内爆出多达 50 家的中国新业者进场,用台湾售价的一半低价抢单,这一冲击,让台湾原本还有两位数的口罩机厂,衰退到只剩这对师兄弟,其余大多转型,不再视口罩机为主业,中国也取代台湾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机制造国。

原本,两家公司产能每月只有 6 台机器,但这次疫情,经济部下单要两家公司生产大量口罩机,在众人救援下,它们从月产能 6 台,成长到 40 天拼出 92 台,增幅达十多倍,让台湾口罩日产能冲上 1,600 万片,成为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口罩生产国。

现在,阶段性任务完成,原本以为这个老工厂将恢复平静,但它们仍在高速转动,因为从台湾鞋业大厂──宝成,到美国 3M 与福特汽车,甚至加拿大驻台办事处,全球二十多国,全都找上门找它们救援。

4 月 10 日,当《商周》穿越一条阴暗巷弄,抵达这座手机讯号归零、无法对外联络的铁皮工厂时,这里依旧灯火通明,长宏董事长吕清林正忙进忙出的指挥员工……

有意思的是,论工业制造能耐,美、日、德等大国实力更胜台湾一筹;论产能资源,中国近期暴增逾两千条口罩机新产线,台湾这两家年营收仅约一亿元的小厂凭什么全球窜红?

“当初(口罩)没那么大需求,这是突然爆量,看谁有能力谁就先满足需求,那就是台湾跟中国。”口罩国家队总指挥、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赖永祥说。

新北市莺歌口罩机大厂权和董事长萧鸿彬(首图中),现在也天天加班赶出货,还必须在官网上,用红字提醒顾客“请确保您具有熔喷布来源,并具有处理机器的技术”,来舒缓应接不暇的洽询电话量。

“现在是一个月要拼出过去一整年的量,推估今年口罩机业绩成长至少 4、5 倍以上”,萧鸿彬说。

原来,口罩机需求本就有随疫情暴起暴落的特性,由于结构简单,进入门槛低,早在 20 年前,澳洲因亚洲生产成本便宜一半而退出市场,日、韩两大亚洲强国虽仍有生产,但主要是应急用,并非主打。众人退出下,台湾,就变成全球口罩机最主要的生产国。

接 3M 高阶订单打稳利基 用双倍出货时间,磨高标准

这对师兄弟是如何在这个看似无获利的市场,生存至今?

原来,他们当年一创业,就靠往高处爬来避免被洪水淹死,方法就是接受全球口罩业龙头 3M 的高阶订单挑战。

吕清林、萧鸿彬当年开始创业,就先后成为 3M 的设备供应商。但跟 3M 做生意真难!

两人回忆,以前,大家觉得做口罩只是 3 块布用超音波焊接起来就好,但是帮 3M 做产品,尤其是高阶的 N95 口罩,处处讲究。例如,空气从外经过口罩到进入呼吸道的压差,必须低到 150 帕(Pa);帮它生产的机器设计,只允许一个小洞伸手进去调设备,以避免工人受伤;甚至是口罩警语字体大小与用词,3M 全部都有意见,“别人下单最多 2 个月就能出货,它们的订单没 4 个月没办法出货”,萧鸿彬说。

3M 多如牛毛的要求,阻挡了中国红色供应链进入,却成了这对师兄弟存活的利基,他们愿意耐住性子跟 3M 磨合,之后,长宏才能独霸台湾七成口罩机市场,当-要扩产口罩机时,考量台湾下游口罩厂的使用习惯,因此将最大宗的订单量下给它。

至于权和,专攻海外订单后,还拿下包含美国金百利等国际口罩大厂订单,连新西兰总理阿尔登(Jacinda Ardern)日前在 Facebook 播放的口罩生产影片中的设备,都是出自它之手。

只是,台湾再强,口罩机月产能,仍会受限于超音波陶瓷片等关键零组件生产不及,单月顶多拼出 50 台,远远追不上中国近日新开出逾两千条的生产线,为何仍受国际青睐?

多位口罩国家队成员分析指出,现在是抢救人命的紧急时刻,赶制的医疗物资最基本要能用,尤其中国近期卖给各国的口罩,竟还被发现残留苍蝇尸体,品质大打折扣之外,包含熔喷布单月价格暴涨逾 13 倍、口罩机一台卖价涨逾 3 倍,各种炒作医疗物资的行径,更让各国-望而却步,让台湾制口罩机更受欢迎。

此外,各先进国家的口罩增产计划也遇到不同阻碍。

品质、价格、原料都稳定 台制口罩机价值显现受欢迎

澳洲有一定存量的口罩机,但缺乏纺织、石化等原料生产能力,必须拿酒精跟台湾换取熔喷布的原料应急才行;至于德国、意大利,虽然工业技术领先,但国内口罩产业已经断链,英雄无用武之地。

最令人婉惜的是日本,赶工抢制的“安倍口罩”,竟因为是布口罩,能发挥的病毒隔绝效果受到质疑,必须赶快改变生产策略。

这对师兄弟,现在被全世界看到,但他们自己的收获,还不仅于此。

从 2 月 10 日到 4 月 14 日,这 65 天内,两家公司也产生质变。

吕清林说,过去,客户若下出超乎他能力的订单,他就会清楚告诉客户自己的极限在哪,做不到也没办法。

但这次国家队无偿派志工协助增产,带他从不知道怎么达成的“大问号”,到超前达标写下振奋人心的“惊叹号”,见证到只要愿意找方法、找资源,什么都可能。现在这是救命的生意,团队都有一种责任感,使命必达的企业文化正在快速形成。

“这是在帮助大家,而且一定要帮上忙,把任务完成,以前在公司是 100% 投入,在这里变 200% 投入。”吕清林说。

至于权和,过去他们生产、组装,大多靠老师傅的经验,但现在权和厂长高大伟说,因机床大厂永进、程泰、亚崴与工研院组成的救援团队协助,有新测量制具确认每个安装步骤的准确度,还有图文并茂的组装说明书,能帮助新工人进入状况,让整体生产流程减少至少一成的人力浪费,但生产效率还能提升一成。

“我们学会做一些新制程、减少人力的方法,做事可以比较简单”,高大伟说。

现在,吕清林与萧鸿彬又聘用邻近机械业的闲置人力协助赶工,希望降低台湾无薪假的人数,从被救援变成救援的人,打破过去封闭的产业习性。

《商周》问:这场疫情过后呢?他们怎么看自己的未来?

这对口罩机师兄弟推测,疫情过后,各国对口罩产业的重视度会提高,订单量仍可能会比过往扩大五成,但这之后,市场竞争者会更多,需求却终将再次萎缩,因此淘汰赛也会比过去更严峻。未来,他们计划将获利投入其他更长销型的不织布产品线,借此降低未来口罩机订单萎缩的冲击。

不过,他们会更勇敢面对新挑战,毕竟这场疫情教会了他们:任何事,没有不可能,只要大家愿意一起找方法。

(作者:林洧桢;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这是上帝给的任务!”SARS 幸存者变口罩机队长
  • 口罩新机 92 台全数上阵,全力冲刺日产 1,500 万片
  • 口罩国家队提前交机,许文宪:欧日厂商不可置信
  • 口罩国家队卧虎藏龙,机床厂多家隐形冠军
  • 揭开“实名制 2.0”开跑前,解禁布口罩输出的台湾经济奇迹
2020-04-19 04:58: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