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彭博社报导,台湾受疫情再起打击,加上缺水缺电危机,台湾芯片厂还要弥补芯片短缺的问题,都突显台湾对气候变化异常脆弱带来的长期挑战。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经济学家 Gary Ng 指出,中期来看,能源和水确实是台湾关键因素,不仅为了粮食安全,对不断成长的半导体产业和相关投资也相当重要。
彭博社指出,很少有地方出现如此戏剧性变化,今年初台湾不管经济跟股市都很繁荣、确诊病例几乎没有;现在疫情持续延烧、确诊病例不断上升,-实施许多抑制措施,但现在看来,缺水问题可能更难解决。
这是因台湾气候十几年来一直变化。根据台湾气候变迁调适平台,1957~2006 年,台湾夏季几乎延长一个月,冬季则缩短一个月;过去一世纪,平均温度上升约 1.3 度,大概是全球速度 2 倍,到本世纪末还可能再次上升。
以往台湾靠每年 5 月和 6 月梅雨季补充水库,但今年梅雨季表现令人失望,可能低于以往平均,根据气象局预估,可能要等到 6 月上旬才会出现可观降雨。资料显示,近 12 个月里,水库集水区只有 807 毫米降雨量,不到年平均一半。
凯基证券经济学家 Carl Liu 指出,台湾缺水问题存在很长时间,不仅过去几天,“如果供电量无法满足关键产业需求,将严重侵蚀台湾的投资和出口业绩。”
根据台电资料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电力是由化石燃料负责,包括天然气和煤炭,核电供应约 13%,其余来自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占比不超过 2%,却相当关键,因为发电机可在几秒内打开并开始运作。
随着工厂全力拼产能,台湾只能全岛分区限电应付水电问题;如果 31 日之前水库集水区的降雨量少于 100 毫米,限制将更严格。
台风、反圣婴现象加剧干旱问题
农民是另一个干旱受灾户,农业消耗台湾至少 70% 以上用水,而工业用水占 10% 左右。自去年第二次收成不佳之后,-今年 1 月开始暂停灌溉南部稻田,目前稻米库存量,仅能维持国内约 8 个月消耗量。
去年台湾没受到任何台风袭击,为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现象,也是干旱主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反圣婴现象,不过目前正在减弱,有助天气回归正常。
国际信评机构惠誉(Fitch Ratings)月初表示,这场旱灾证明,水资源压力和不断变化的气候变迁,可能成为整个价值链的风险,-也必须在家庭用水及工业用水分配做选择。
彭博社认为,这次状况可能使台湾原本预计 2025 年前告别核能的计划延后。凯基证券 Carl Liu 指出,可再生能源无法短期内取代传统发电,所以废除核能不会像-预期那么快。
台湾承诺,2050 年碳排放量将比 2005 年时少 50%,且在最近 6 年,可再生能源的供电量增加约 50%,随着海外公司竞标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步伐可能会加快。
不过台湾仍无法避免缺水、缺电、温度上升及极端天气来临。Reset Carbon 资深顾问 Nate Maynard 指出,气候影响是长期的,只有透过激励措施和提高使用价格,提倡节约,台湾才能应对干旱,同时获得更多水资源。
- Taiwan’s Sudden Unraveling Masks a Serious Climate Problem
(首图来源:Flickr/pang yu liu CC BY 2.0)
延伸阅读:
- 新竹 6 月恐供 5 停 2,水利署盼 5 月底前两波锋面救援
- 屋漏偏逢连夜雨,中火 6 号爆管故障停机检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