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空中风力发电,新创公司发展得如何?

2025-04-01 216

有放过风筝的经验就知道,越高空的风力越强越稳定,这也是风力发电机的发展往塔座越来越高、扇叶越来越长方向的原因之一,因为高塔座加上长扇叶可触及更高空的稳定风力。在此同时,Alphabet 旗下马卡尼(Makani)为首的许多新创团队,则认为塔座越做越高、越做越大,不如干脆直接“放风筝”到高空取风,于是有了空中风力发电的构想,做为终有一日风塔无法再更高时,可更往高空发展的接班技术。

如今,这些空中风力发电的团队进行得如何了呢?

先从 Alphabet 的马卡尼谈起,2017 年 5 月时马卡尼发表影片,试飞一架上有 8 螺旋桨的轻型风力发电小飞机,以一条缆线连接地面操作站。小飞机升空后,乘风在空中不断绕圈圈,8 具螺旋桨被动转动发出电力,经缆线传往地面。像这样的空中风力发电方式,由于不需要建筑高耸的塔座,材料使用量远低于当前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就成本上来说似乎很有发展潜力。然而,领头的马卡尼似乎遇上逆风,2017 年 8 月初,彭博社报导 Alphabet 对马卡尼的资源投注减少,导致许多重要员工离职,只剩下“空壳”。

Alphabet 否认放弃马卡尼,表示仍然全力支持马卡尼的空中风力发电计划。X 实验室总裁 Astro Teller 表示马卡尼已经走出草创期,如今每 4~6 周就试飞一次,Alphabet 总裁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也表示,仍对空中风力发电感到兴奋。

马卡尼就是夏威夷原住民语中“风”的意思,马卡尼创办人于 2006 年在一场 TED 大会上遇见 Google 共同创办人谢尔盖·布林与赖利·佩吉(Larry Page),两人当时投资 1,000 万美元,2008 年再从 Google.org 投资 500 万美元。紧接着全球金融风暴来袭,马卡尼资金耗竭,创办人一一离去,剩下的主导人又于 2012 年 10 月心脏病过世,导致濒临倒闭,于是 6 个月后 Google 收购马卡尼,从危机中拯救马卡尼,马卡尼从此也与 Google X 其他计划一样,变得极为神秘,鲜少再向能源产业界发表技术讯息。

在内部,马卡尼也与其他计划一样接到“10 倍化”的指令,也就是规模要达到原本的 10 倍。2014 年,Google 给予马卡尼的预算约为 Google X 总预算 5 亿美元的 5%,也就是约 2,500 万美元,马卡尼在资金挹注下团队快速成长,进展有时甚至超前进度,2016 年完成商用等级的空中发电试飞。

然而,能源市场如今有很大不同,当马卡尼刚开始进行研发时,风能、太阳能都还相当昂贵,油价也持续上升,因此开发新的发电方式相当具经济潜力。然而 2011 年美国启动页岩气革命,加上 311 事件后,德国为首的各国大力补贴可再生能源,造成风能、太阳能产能规模与技术上大跃进,成本与价格快速下降;最后一击是 2014 年中起国际油价大跌,以及煤价也大跌,全球进入低能源价格时代,这对新能源开发极为不利。马卡尼虽然已完成商用试飞,却未能与任何电力公司签下供电合约。

马卡尼暂时只能寻求利基市场,如不适合设置传统风机的偏远崎岖地带等,但这样的市场比起主流风机市场小得多,人员也开始缩编,过去 2 年从超过 100 人缩减到 50 人以下,许多早期员工都已离职。Alphabet 承认人员减少,不过表示那是因为马卡尼已从研发阶段进入测试阶段,所以不需要那么多研发人员。

做为分散式能源使用

那么其他空中风力发电团队又发展如何呢?

欧盟出资成立的安斐斯电力(Ampyx Power),技术出自荷兰台夫特理工大学,形式与马卡尼类似,较雷同小飞机,不过发电方式不是利用飞机上的螺旋桨,而是利用缆线拉扯。当小飞机汲取风力以 8 字形在空中飞行时,最多可将缆线拉出 750 米,拉出缆线时带动缆线轴旋转发电;当小飞机位于 8 字形向下坡段,缆线会自动回收,这个过程由精密的自动飞行系统控制其航线与发电,其第三代原型机 AP3 可达 250 千瓦发电容量,之后的商用机则预计可达 2 百万瓦。

安斐斯电力成立于 2008 年,如今有 50 名员工、40 名工程师,于 2012 年完成第一次自动飞行,2017 年有了重大进展,4 月与德国龙头电力公司意昂集团(EON)签订合约,将共同于爱尔兰测试最新 2 款发电小飞机,并与意昂测试离岸使用,由于风筝塔建设远比一般离岸风塔快速、弹性,将做为离岸风场建设过程中的供电来源。在意昂集团的背书下,安斐斯电力可说是较有明显进展的空中风力发电企业。2017 年 7 月安斐斯电力选定山猫软件(Lynx Software Technologies)的 LynxOS-178 2.2.4 即时操作系统,安装于 Abaco 的单机板电脑系统 SBC314 3U VPX,用来作为风筝自动驾驶系统。

德国新创公司能筝(EnerKite)所研发的 30 千瓦发电容量风筝,风筝形状类似滑翔翼,有一条长杆手臂与地面主机连接,长杆顶端伸出操控缆线连接风筝,发电方式也是采缆线轴发电,风筝借由风力以 8 字形往高空越飞越高,在此同时拉出更多缆线,拉动缆线轴,借由缆线轴的转动发电。当风筝飞到缆线最大限度时,以少量电力将风筝快速拉回,之后重复这样的循环。能筝系统可安装于卡车,或是安装在一个货柜大小主机,让风能为分散式能源使用。能筝将参加 2017 胡苏姆风能产业大展,因此可说应该还在运作,但除此之外没有太多讯息。

意大利新创公司筝发(KiteGen)也采用缆线轴发电方式,其风筝设计类似特技降落伞,当风力将风筝吹高,就拉动缆线轴发电,之后以少部分电力回收。筝发曾于 2006 年测试原型机,并打算推出 3 百万瓦的陆基空中风力发电,筝发现仍在积极运作,供应商航空材料厂 AM Composites 于 2017 年 3 月时于意大利圣吉廖启用新厂房设施,表示该厂就是专为制造筝发的风筝材料设立。

意大利新创公司筝能(Kitenergy)与筝发技术系出同源,也使用缆线轴发电,筝能采用有如特技风筝的双缆线控制,飞行高度 600~1,000 米,发电容量 60 千瓦。筝能曾得到数项奖项,并有《富比士》报导,但后续商用化进展迟缓,逐渐淡出媒体焦点。

采用类似技术的还有德国天帆(SkySails),天帆与意大利对手采取不同发展路线,不在陆地上发展,而是寻求海事利基市场,用来为海上船舶提供电力,减少燃料消耗。2017 年 6 月时天帆将其风筝安装于一艘帆船上,以空中风力发电提供马达电力。除了本身发电,天帆也会拖着帆船前进,使螺旋桨能回收电力,就这样顺利渡过大西洋。天帆的成功测试,使其发展海事利基市场的努力有实现的机会。

发展空中风力发电的新创事业或团队不只上述 6 家,而是远远超过 50 家,除新创企业外还有各学研机构的研发团队。然而发展至今,较可能成功的,仅有富爸爸 Alphabet 旗下的马卡尼、与意昂签约的安斐斯电力、供应商正在扩厂的筝发、发展海事利基的天帆。塔式风力发电的成本降价太快速,让空中风力发电面临极大考验,暂时只能在塔式风力发电不及之处,例如需要不断移动的临时供电需求,包括偏远临时性作业、船舶等,发展特殊利基,静待时机来临。

  • A Brief Guide to the Airborne Wind Turbine Market
  • Alphabet’s Green Energy Ambitions Hit Turbulence
  • Ampyx Power selected Abaco/Lynx certifiable COTS solution for the autopilot

(首图来源:X 实验室)

2019-03-13 09: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