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数和商品数,是电商业者壮大声势两指标,但《商业周刊》发现,近来热战的虾皮购物和网家旗下商店街个人卖场,在这两组数字背后却有玄机。
首先,商品刊登数说明一个平台上的商品数量多寡。虾皮今年 8 月公布数字是 2 亿 4 千万件,而商店街是 1 亿 7 千万件,虾皮因而宣称其为台湾最大行动购物平台。
然而,网家集团的露天首席运营官曾薰仪对《商业周刊》透露,据其内部监测系统,虾皮在台商品件数应只有 3,900 万到 4,200 万件间,印尼虾皮则是 1 亿件,“我觉得它欺骗了媒体”,她说。
虾皮:暂不公布台粉丝数
虾皮回应《商业周刊》,台湾刊登物件数确为 2 亿 4 千万件,包括商品尺寸、颜色、组合等,并表示不评论第三方来源的计算标准。
相较商品数各说各话,双方的 Facebook 粉丝团数字,从第三方机构的分析可进一步窥见更精确的面貌。
虾皮和商店街个人卖场皆瞄准行动端的用户,虾皮曾公布其主要消费群为 15 到 35 岁之间的消费者,而外界也普遍认为虾皮经营阶层平均年龄仅 29 岁,较擅长社群行销。
虾皮粉丝团人数乍看之下有近 500 万人,商店街个人卖场只有约 148 万,但以 Facebook 粉丝团分析工具 Facebook Like Checker 和 SocialBakers 调查,却显示虾皮的台湾粉丝人数只有约 32 万,而商店街个人卖场有逾 4 成粉丝来自尼泊尔和印度,台湾粉丝数仅约 16 万余人。
虾皮回应,其粉丝团人数为全球市场粉丝的合并数,目前不公布台湾粉丝数,但强调不会购买粉丝。
网家:Facebook 广告投放导致
商店街公关陈纯优则回应,其粉丝团组成和 momo 购物网接近,并出示资料显示 momo 有近半的粉丝来自土耳其,质疑虾皮的粉丝团组成,“以虾皮总按赞数为 491 万人,扣掉台湾 32 万人,表示约 450 万都是无国籍?”
至于商店街有逾 4 成粉丝来自南亚,陈纯优说是因为透过 Facebook 广告的投放,“这也可以成为我们以后跨境发展的考量首选地区”。
电商经验超过 15 年的光旭网络科技总经理黄文贵指出,其实业界现在最看重的指标并非粉丝团粉丝数量,而是互动率。《商业周刊》从不同分析平台查出,两家电商的互动率数据各有胜出,但几乎都在 10% 以下,“死忠粉丝”不如外界以为的多。
电商是高度倚赖网络和社群带动订单的产业,业者也纷纷祭出社群数字证明成绩单,然而,数字行销若玩过头,恐怕还没分出胜负,先输了消费者的信任。
(作者:李欣宜;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商业周刊》)
延伸阅读:
- 网家 / 商店街营业费用大增,Q3 每股亏 0.12 元 / 12.64 元
- 斥资 41 亿!momo 北区自动化物流中心启用,年出货量可达 5 千万件
- Sea 上市募资 270 亿元,创办人李小冬:虾皮第三季 GMV 已达 10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