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助台湾制造业数位转型、加速智慧制造落地与规模化应用,台湾 IBM 携手产业伙伴凌华科技、大联大世平集团、台达电子及纬谦科技打造智慧制造生态圈,五强协力整合 OT、IT 与 AI 发挥所长,为企业提供助力突破数位转型瓶颈,加速实现智慧制造。
“精度、良率、稼动率是制造业竞争力所在,涵盖人员、机器、物料与流程等生产线四大要素,串联 OT、IT 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也是将 AI 落实于制造的前提。”台湾 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事业群合伙人李立仁指出,IBM 携手各具技术优势和产业经验的伙伴打造完整生态圈,从 OT、IT 与 AI 到企业应用系统及混合云,合力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与专业服务,让智慧制造真正落地为应用场景,创造可实现的投资效益及可规模化的营运架构。
IBM 以智慧制造“5C 成熟度模型”做为行动蓝图,策略伙伴的角色着重在解决物联网连结层设备连网与资料抽取挑战,以及边缘(edge)端的应用场景,协助企业突破 OT 数据转换为 IT 资料的技术瓶颈,并在资料萃取后,进一步助企业打造 AI 数据应用场景和 AI 平台,逐步落实动态模拟、智慧工厂、动态客制等后续三阶段的智慧制造竞争力。
凌华科技董事长刘钧表示,企业面对员工流动(turnover)、罢工等问题,如何降低“人”的风险已经不是技术问题,应透过各种不同方式提升效率,迈向更专业的管理。“在亚洲的制造体系里面,最大的 risk 还是在人,”他提到,台湾在智慧制造上拥有欧美国家所没有的独特地位(unique position),也已经从自动化发展到智慧化,而智慧化所强调的自主性(autonomy),关键在于如何省人力、由设备自主判断决策。在智慧化发展过程当中,必须整合许多 IT、CT 与客户经验,台湾不一定要跟随德国或美国标准,甚至应该要有自订标准的企图心,如 AI 模组标准、AI 平台标准,都需要-协助制订与推动。
▲ 台湾 IBM 携手产业伙伴打造智慧制造生态圈(Source:《科技新报》摄)
至于智慧制造会否走向企业大整恒大趋势,刘钧直言一般组织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智慧制造需求不大,现阶段能发展智慧制造的多为大型企业,不仅要拥有自己的 IT 或自动化部门,也要具有系统整合能力,而且产业规模够大,也有较足够经费投入,甚至有可能未来在达成后,将好的技术和 ROI 模式继续影响中型规模的制造业厂商,进而产生更多效益。
李立仁也提到,即便大企业有人员、技术和资金去打造内部生态圈,做起来仍是旷日废时,而 IBM 携手策略伙伴所打造的智慧制造生态圈,从 OT 到 IT 都已整合得相当完好,目的就是希望企业能善用生态圈伙伴的强项以及彼此间的合作关系。“我发现这几年不只在台湾,在整个亚太地区,愈会善用生态体系的人走得愈快,”他说。
他另举例说明,IBM 所接触到的制造业潜在客户都关心智慧制造趋势,只是探讨面向和场景会因生产环境型态而有所不同。相较于早期半导体、面板产业较无自动化问题,所谈的多为 AI 应用,组装业则较著重自动化,也透过机器视觉、视觉检测等 AI 应用取代部分人工判断、降低因良率不佳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又如台湾中部有不少金属加工业者进入高科技或航太、汽车等产业供应链,在金属加工过程当中,如何将过往老师傅在模具精度调动上的知识转为 AI 智慧化,也是他们所关切的面向。
当前许多智慧制造专案都面临成效不彰、进度停滞不前的困境,主因在于各行其事的小型专案缺乏整体目标或长期愿景,也难以扩大部署至跨厂或跨场域应用。IBM 则是以全场景视角出发,找出最具直接效益的应用场景,当企业评估与概念验证等作业阶段时,即可借助生态圈合作伙伴之力,不仅可让智慧制造落地,也具备快速扩充应用范围的延展性,进一步将效益扩展至全制造业。
IBM 凭借创新技术服务、整合能力与深厚经验,与策略伙伴凌华科技、大联大世平集团、台达电子及纬谦科技打造智慧制造生态圈协力合作,加速推进工业 4.0,具体实现智慧制造的效益及规模化应用。
(首图来源: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