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在半导体产业积极动作,不管是政府与企业筹资的上千亿的大基金,或积极挖角工程师、购并等事件时有所闻,对台湾芯片设计公司来说,长期以来都有些压力,但在贸易战下,影响客户下单态度趋于保守,让压力更具象化反应到营运,考验过去几年来实力的累积之外,要如何在逆势下成长,挑战台厂危机应变能力。
中国持续布局科技产业的脚步下,美国透过提高关税打击中国科技产业,2,000 亿美元的关税清单中,美国将部分消费性电子产品列入,这让有七成以上终端产品为消费电子的台湾芯片设计厂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或多或少感受到客户下单力道趋保守。
然而,关税只是美国制裁中国的手段之一,技术外移才是美国的担心。中国大基金积极扶植 IC 设计公司,如海思、寒武纪等,都朝 AI 技术发展,对此,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去年底公布 14 项新兴科技的出口管制审查清单,AI 技术就含在内,这份清单涵盖的范围广泛,若是真的实施,美国厂商将直接因中国业务减少受到冲击,如 Intel、AMD、高通等芯片厂,或 Cadence、CEVA 等硅智财厂商都可能受波及。
对中国来说,中国对美国硅智财依赖度相对高,若 IP 也被限制出口,尽管仍有日系厂商 ARM 支援,但对积极发展 AI 技术的中国半导体产业,仍会有不小影响。但更令人担心的是,美国芯片与硅智财厂商全球关系深厚,可说是主导全球电子产品相关市场脉动,如果芯片限制出口,不只中国,对全球半导体与市场都会面临挑战。
从统计资料来看,全球 IC 设计市场占比中,美国稳居第一,占据近七成市场,但中国大力扶植半导体和电子产业的积极表现下,中国占比从 2010 年 5% 成长到 2017 年 11%,产值也每年成长两成以上。台湾占比则维持 17%,居第二名位置,但不管台湾或美国,都确实感受到中国半导体崛起的速度与力道。
(Source:shutterstock)
对美国来说,关税、技术限制等都是抵抗中国的手段,但台湾的角色与国际位置可能无法这么霸气,先单就从中美贸易战对台湾 IC 设计产业的现况而言,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多数台湾 IC 设计公司,不管中国或美国都有市场,不可能选边站或大声说没影响,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在技术多用力一点,展现出市场竞争力。
举例而言,手机芯片大厂联发科、MCU 厂商盛群、电源管理芯片厂昂宝-KY 等,都持续推出新产品因应市场变化,尽可能降低风险,维持营运表现。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来看,中美贸易战只是加快台湾 IC 设计产业要尽快升级的野心,但要如何落实也是各家厂商要思考的问题,或许购并、技术合作等都是出路,可能是往更高阶产品发展,或扩大业务范围,不能停在原本框框里了。
老牌消费性 IC 设计公司凌通也在玩具应用更升级,往 AI 智慧自拍机等方向发展。或联发科日前推出的 Helio P90 系统单芯片,虽采用 12 奈米制程,但在 AI 算力大胜高通、华为的 7 奈米制程芯片。除此之外,也积极往非 3C 应用产品扩展,往车用、工控等利基市场发展,盼能分散产业风险,未来也能站稳脚步。
更积极来看,分析师认为,中国半导体从中低阶产品入手,再往高阶 AI 产品持续布局,缓步建立生态系统,从设计、代工、封测一一切入,而台湾仍有代工、封测的竞争力,因此台厂仍具竞争优势。短期来看,台湾与中国仍有不同着力之处,台湾陆续往欧美大厂方向跟进,中国则向台厂的技术看齐,技术实力仍有些市场差异性。
台湾业者在贸易战开打前,面对过去中国积极扶植半导体产业,IC 设计产业发展迅速,就已感受到不小压力,而贸易战开打后,更让台湾的产业实际感受客户下单的保守氛围,只是让这个压力加剧。或许此时此刻,更是台湾 IC 设计公司思考未来如何让产品更升级,站稳自己的竞争优势,才是面对未来大环境变化下,维持营运成长的关键。
(本文由 MoneyDJ新闻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Design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