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AI 时代翻转教育,TutorABC 号召原力觉醒

2024-12-28 205

大数据、机器学习、AI、VR / AR、物联网、3D 感测等新科技仿佛一夕间百花齐放,各行各业都正在迎接这样的变革,这是第四波工业革命,许多人认为这一波的规模与冲击力等同 18 世纪工业革命,然而为工业时代设计的教育体系早已不敷所用,人才定义已被彻底翻转,教育革命愈来愈迫切。

新科技来势汹汹,颠覆既有生活模式的同时,也会在国家到个人层面带来赢家与输家,当产业界携手学界,在政府从旁协助下研发各式各样新技术应用之后,回头才发现人才缺口居然这么严重,不只台湾如此,其实全世界都有这样的困扰。

许多国家已经体认到,当生活应用全都数字化之后,写程式变成一种需求庞大的语言能力,没有人写程式,等于一个国家没有军力,这个仗怎么打都打不赢。因此美国从奥巴马时代开始提倡科学教育,认为科学、科技、工程、数学四大学科 (STEM) 必须向下扎根,从公立学校开始推动,在民间也有许多短期培训机构,搭起业界需求与人才供应断层上的桥梁。

这只是科技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冰山一角,随着 AI、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软件能力的进步,过去很会背诵,很会考试的第一名学生不见得能驾驭信息时代,因为在工业时代下,过去的教育宗旨是把人类训练得像机器,现在人类必须更像人,未来的人才必须会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像机器一样把任务完美执行。

这种综合思考的训练是为了得到批判能力,譬如北欧国家教育改革从打破学科开始,训练学生从一件事情上做不同面向的思考。解决人才从教育开始,或许缓不济急,所以全球抢人才大战愈来愈激烈,连国家藩篱保守的日本都放宽工作签证门槛,积极抢科技人才。

面对科技从四面八方来袭,各国都有不同的因应方式,但从未有一篇完整的论述,告诉我们科技颠覆教育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转变幅度会有多大,未来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TutorABC 举办“科技原力,学习觉醒”论坛试图梳理一个脉络,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才的条件,以及教育应该如何翻转。

教育样貌:工业时代 VS 信息时代

教育议题专栏作家谢宇程认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但是现在教育还停留在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生产特色是交通快速,大量与同质化,因此教育体系的目的是把人类训练的能像机器一样运作,满足分配制度。信息时代打破教材框架,让全民都可学习、人人都是教师,赋予学生流动性、无边校园,学生摆脱学校标签,还可自订学程、自愿选择。

工业时代的教育不是不好,这只是一个进程,譬如工业时代让更多人加入劳动市场,让人类脱贫,生活品质变好,更多人有受教机会,那是一个知识涌现的时代。进入到资讯社会,则是在知识涌现背景下,打破所有工业时代的划分,未来生活、身份等格式都会完全不同。

TutorABC 首席运营官沈沛鸿认为,“传统教育是学知识,现代教育重点是学能力”,这个能力是批判性思考、创意、有效沟通、领导力。沈沛鸿提到,孔子形塑中国教育体系倡导因材施教,但当时教育成本高,因此受教人数极少,属于精英式教育,印刷术发明带来第一次教育革命,教育成本下降,但也导致量产式的平庸化,个性化教育的成本仍然太高。

网络带来第二次教育革命,开始去中心、去中介、去边界化,传统阶层化下少数精英、主流、单向传播的模式变成扁平化,形成交流平台,民间高手遍地开花。网络让教育成本下降,共享经济出现利用剩余产能又再次压低成本,真正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终极目标。

沈沛鸿将教育形式分成线上、线下、自学、向老师学四大象限,因应这股潮流,TutorABC 在线上与向老师学习这个象限占领一席之地,相较线上、自学领域,譬如大规模开放线上课堂、TED 等形式更有效率。

过去的自学是内容提供、内容中心、制造概念、主要是传授、图书馆式的自我探索,而 TutorABC 开发的线上老师指导,核心是老师提供、服务概念、使用者中心、看重学习结果,是非常个人化,能够达到因材施教,成本又低的学习模式。TutorABC 进一步导入大数据分析,实现学习、练习、应用、修正模式,纪录学习历程,提供个人化排课系统,没有统一课表没有教材,是信息时代下的新式教育模型。

AI 才是老师,人类老师成教练

到了 AR / VR、AI 等新科技兴起,在没有中间人的教育模式下,过去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以后的功能主要是解惑,传道与授业变成科技的事。譬如 AI 可以采集学生表情,长期纪录个别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客制化的教学进度,没有标准化的考试,随着 VR 应用成本下降,未来 VR 让教材视觉化,弥补想像力的不足,像地球科学这样的需要 3 度空间想像能力,若有 VR 技术,学习效果会远比平面文字与图片更好。

这一波教育革命已经有了蓝图,未来含有 AI、感测器的机器人才是老师,他们知识渊博又能因材施教,随时告诉父母孩子的学习状况,并且可以将教学内容建议给人类教师。而人类老师会变成教练,根据机器人老师收集的数据,提供分析,从旁协助、指导、解惑,形塑价值观。

科技应用不成问题,谢宇程认为,最大的阻碍将会是人类老师的教学能力。这样的能力又需要根本上的教育翻转,训练未来的老师具有思考、批判、沟通、领导力,才能与机器人合作无间。

让学生知道鱼好吃,不是给学生鱼竿

资策会数位教育研究所所长李进宝认为,现在资讯社会是 Society 4.0,再下一步就会迈向聪敏社会 Society 5.0,若教育与再培训机制没有跟上脚步,麦肯锡预期将有 8 亿人失业,麦肯锡呼吁人力转型规模如同二战后协助大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将来人类不是脱离学校,教育阶段就此终止,而是需要终身学习,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人们必须拥抱科技,还要培养成长心智。李进宝的论点也是在于应把人类培训的像人,然而我们从没想过,人性也是需要锻炼的东西。

台湾吧首席执行官谢政豪也认为,“未来的教育不是给孩子鱼竿,这是一种技能限制,而是让他知道鱼有多好吃,让他自己想办法钓到那只鱼。”唯有快乐的过程才会提高效率,认为科技带来的娱乐化效果必须应用在教育身上,过去的教育实在太过乏味,科技可以解开教育框架,释放创意。此外,谢政豪认为,教育体制翻转必须有父母的参与,父母更该拥抱新科技,能够敢于让孩子冒险、尝试错误。

科技是礼物,恐惧来自人心与垄断

了解科技浪潮下,教育为何该翻转,如何翻转之后,回到实际面,在各国倡导 STEM 教育下,写程式变成必备能力,可能会让众多人文学科专长的人感到恐慌。专家们认为,重视写程式人才并非只是实务上的技能,而是背后的逻辑思维能力。沈沛鸿即言,未来人才有三种,分别是享受 AI 的人,也是被支配的人,第二种是与 AI 协作的人,第三种是控制 AI 的人,主要指工程师、程序员等等,至少要做第二种人,学习逻辑思考,具备判断能力,能够人机协作。

当 AI 发展成熟,很多人担心科技会反过来支配人类,或是变成有心人利用的工具,地球将万劫不复。对此,沈沛鸿认为 AI 是福祉,财富分配机制要调整,每个时代都是这样,但从结果面来看,文明一直在往前进。谢政鸿认为,人类应该先从哲学、政治、经济层面思考问题,再透过科技手段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顺序。谢宇程认为,人类对未来的恐惧,问题都不在科技,而是人类的垄断,资讯透明公开可以避免科技走向偏离正轨。

虽然 AI 普及应用还要一段时间,但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未来的国家栋梁是否有驾驭科技的能力,是国家与个人在信息时代成为赢家与输家的关键。如同刘宇程所言,若能有效驾驭科技,将赋予人类一种内在自由,未来人类可以自由地学习、自由地工作,因此科技应该是一种礼物,不是威胁。

2019-03-15 13: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科技新闻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