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荒持续延烧,厂商大喊芯片奇缺,昔日的半导体霸主英特尔(Intel)获利反减。专家分析,长期的企业文化导致设计被超车,制造能力也未能扩大,这是英特尔逐渐落后对手的主因,英特尔开启转型之路,想要收复失土。
芯片荒下获利反减,英特尔帝国光辉消退?
全球芯片荒预计将至少持续到2023年,让许多晶圆厂荷包满满;不过去年被三星电子(Samsung)超车,挤下芯片龙头宝座的美国半导体巨擘英特尔(Intel)在这股前所未见的需求中,获利却减少。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1月报告,2021年全球芯片需求激增26%,达5,560亿美元历史新高。不过《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导,英特尔2021年第四季净收入比前一年下降21%,到46亿美元。业界观察人士更指出,不幸的是,英特尔获利下降可能是持续趋势。
澳洲线上媒体The Conversation报导,韦德布希证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布莱森(Matt Bryson)点出昔日霸主两大问题,一是芯片设计落后美国半导体大厂超微(AMD);制造则输给有“台湾护国神山”之称的台积电。
就连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季辛格(Pat Gelsinger)自己也承认,向来是英特尔天下的资料中心专用处理器DPU,技术已5年没进步。他自己都说“这是令人尴尬的事”。
外包制造的挑战
究竟这家奠定美国硅谷为全球前瞻科技中心地位的公司,为何落入如今困境?
这就必须检视英特尔的营运模式。要领先芯片制造竞争,必须在一片硅晶圆(silicon wafer)上刻入越多晶体管(transistor),为了达成目标,英特尔过去研发资金远超过竞争对手,吸引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但最关键的是,英特尔采取完全掌控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一条龙模式。
相较之下,美国芯片大厂高通(Qualcomm)、绘图芯片巨擘辉达(NVIDIA)和AMD等竞争对手,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制造能力,就是过去20年制造业务都外包给台积电等第三方代工厂,最大优点自然是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销售压力,创新裹足不前
对芯片设计者来说,制造业务外包台积电等供应商,意味产品设计可更快速大胆。如果新芯片卖得不好,可随时喊停,不必担心工厂产线问题。
这就是辉达站稳游戏绘图处理器(GPU)龙头地位的秘诀,目前更在人工智能(AI)芯片设计处于领导地位。2014年濒临破产的AMD现在则制造最强大的处理器。
同时设计到制造一手包办的英特尔仍需确保每款产品有足够销量,这关系到旗下耗费巨资建造的工厂生存下去。这种考量下却让英特尔越来越保守。同时一直坚持为个人电脑、服务器和资料中心提供芯片的策略下,创新也有逐渐被超车的趋势。
台湾护国神山台积电崛起
The Conversation回顾,当手机时代刚开始,不需要和笔电或个人电脑一样有强大运算能力的芯片组,因当时最首要的考量是省电,就是要延长电池寿命。英特尔当时专注高品质、高利润芯片,手机芯片这新兴市场就由竞争对手补上。
这也是台积电得以成为全球芯片代工厂龙头的关键时期。当高通和苹果向台积电下订单逐年增加,以供应Android手机和iPhone需求时,台积电须比其他对手早好几年掌握怎么顺利远端工作的诀窍。
台积电设立强大线上智慧财产图书馆(IP Library),藉这套模式,台积电可从芯片制造角度快速告诉客户哪些可以做到,并将这些制造方面知识和设计规则整合,协助客户将产品设计发挥到极致,让台积电稳步超越英特尔原有优势。
英特尔转型列车开出
英特尔已开始推行耗资巨大的转型计划,包括最先进制程赶上对手,以及重启晶圆代工业务,为其他公司生产芯片,磨刀霍霍,外界认为无不剑指台积电。
路透社报导,英特尔1月宣布斥资200亿美元,要在美国设立2座先进晶圆厂,预计2025年完工投产,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基地。接着2月15日公布砸54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芯片商高塔(Tower Semiconductor),有助扩大晶圆代工业务,各项行动显示,正在加紧转型脚步。
英特尔改革列车开出之际,专家指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怎么快速改变过去一手包办的文化。重新跨足晶圆代工方面,又要怎么短期内像台积电,能协调合作、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组织,这将是另一项关键挑战。
(本文由 中央广播电台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延伸阅读:
- 台积电,你的福气在后头!彭博为什么不看好三星和英特尔
- 芯片荒时得产能者得天下,回顾 2021 年晶圆代工扩产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