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已逐渐步入高龄化社会,健康照护、医疗保险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议题,各厂商也开始重视这股健康商机所带起的旋风,试图从各自的本业中切入,开创新的格局。工研院与资策院于 11 月 19 日共同举办“创新科技专案论坛:解密未来健康商机”,邀请到多位产业人士从各自专精的领域,畅谈对健康商机与未来趋势的想法。
论坛开场是由科技新报数位内容行销总监蓝弋丰担任引言人,他认为在现今社会大部分民众都已有能力吃饱喝足后,未来他们将要追求的就是“幸福(well-being)”,像是衣服不仅是要能穿就好,还要能穿的巧,从原本的最低保暖保护需求,转而要求产品的机能性。
工研院资深特助薛文珍则提出 C2B(Consumer to Business)参与式创新科技体验平台概念,此概念源自于工研院在 2015 年 3 月举办为期将近一个月的《解密科技宝藏》展览,展览中除了了解一般人对于科技的需求是什么,也透过互动展示,让观众能亲自接触到最新科技,工研院也搜集分析参观者的回馈,从中了解跨世代的科技价值观与需求,从消费者到厂商,翻转过往的 B2C 创新模式。
▲工研院资深特助薛文珍提出参与式创新科技体验平台(C2B)的概念
掌握系统平台网络,健康产业布局关键
从健康装置到医疗服务,需要以平台串起,才能成为一个庞大的健康照护系统。盖德科技许宾乡董事长表示,他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让使用者只要透过一只表,就能得知自己身体的各种状况,并累积数据作成一个类似健康存折的数据库,可以帮助医师作整体的状况评估,在开药上也能更精确。
▲盖德科技许宾乡董事长在台上介绍。
许宾乡董事长认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不能只从一两次所搜集到的资料去分析,而是一组长期连续性的资料集,此外跨界整合也是关键,将过去独立运作的医疗服务整合并做有效串连。另一方面,他也表示医疗资源的分流很重要,让资源分散化,然后透过系统平台,有效的让零碎资源变成带状化的服务,再利用即时业务(on-demand)的概念,去覆盖更多的人群。
他也私下透露,联发科和台大医院合作进军医电科技,未来会推出整合型的手表,只要透过它就能一并量测心电、血氧、血压等,使用者就可不再需要多只不同服务的穿戴式装置,一只万事足。
最后,他希望这些服务能改善使用者的生活型态,达成最好的治疗效果,以更有效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健康,透过大数据让使用者在生活习惯上有依据;在产业上则能结合所有服务,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及生态圈。
跨界转型,从需求出发抢攻机器人商机
一般群众对新光保全的印象,是一家提供实体保全和保全系统服务的公司,而现在新光保全也嗅到了未来健康产业的商机,近几年来积极投入保全机器人的研发,让老年人在家中也能得到良好的照顾,为已逐渐迈入高龄化的社会尽一份心。
新光保全技研中心郑泽芳协理表示,他们从 2004 年就开始投入保全机器人的研发,今年研发的新光保全 6S 机器人更在 104 年资讯月上获得百大创新产品奖,并预期在年底量产上市。他期望日后在这台机器人上能做一些功能的扩充,像是一氧化碳侦测器、远端遥控家中家电等。
▲新光保全技研中心郑泽芳协理在台上表达他们的理念。
郑泽芳协理也举了日本照护机器人的例子,日本的照护机器人分为穿戴式,像是人工关节等,和非穿戴式的装置,例如 3D 影像离床侦测,和近期推出一千台即秒杀的 pepper 机器人。他表示,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更重要的是机器人要能够与被照护者有互动还有回馈,让使用者能体会到温暖的感觉,再运用物联网的技术建立一个创新整合的服务平台。
手眼力协调机器人技术
而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不再只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同时也将拥有像人类般的视觉与感应协调,并依照实际的状况做更动。工研院机械与系统研究所的苏瑞尧经理介绍工研院的专利──手眼力协调机器人技术。
工研院所开发的手眼力协调机器人,主要是希望做到跟人一样的动作,因此机器人内部要有如同大脑的控制器,还要有伺服马达提供机器人足够的力量;外部则要有视觉和触觉感测器,让他拥有与人一样的感知能力。此机器人拥有工研院的核心技术──MIO 机器人控制器,让它不仅能快稳准,且拥有如同人的眼力,还能协调机器人手臂的力量。苏瑞尧经理也提及未来的挑战──如何将装置轻便化,他并指出机器人未来的趋势,就是要能跟人做结合,在不同层面上帮助人类完成较艰困的事务。
▲工研院机械与系统研究所的苏瑞尧经理。
- 解密未来健康商机(下):穿戴式医疗装置的技术应用与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