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卫七号蓄势待发,不仅使用全程参与台湾卫星计划的本土品牌天线元件,更首度使用完全由台湾自主研发的卫星操控系统。25 日顺利升空后,将正式开创台湾太空产业新契机。
福尔摩沙卫星五号是台湾第一枚设计、组装到测试皆由国人自主发展的高分辨率遥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是台湾太空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在福卫五号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本土太空技术能力,建立国内太空产业链,是台湾下一阶段太空发展的战略目标。
福卫七号将于台湾时间 6 月 25 日发射升空,是台湾与美国双边最大型的科技合作计划,计划主持人朱崇惠说,当时有跟制造卫星本体英国厂商(SSTL)要求,多采购台湾生产元件,像测试设备部分跟汉翔合作,卫星天线则是由芳兴科技制造,“是唯一跟着福七上太空的国内元件”。
隐身在汐止工业区内,工厂门面与周遭环境毫不起眼,但芳兴科技(胜利微波)却从 1995 年承制福卫一号天线开始,24 年来在台湾所有卫星计划中拿下“全勤”纪录,无役不与。
2016 年胜利微波被并入芳兴科技,现任芳兴科技专案管理部协理干明均强调,卫星天线是要上太空的,环境检测也非常重要,以福五、福七为例,露出在卫星外面的天线,要能承受正负 100 度至 11 0度的高低温,也要能承受上太空的剧烈摇晃,非常讲究天线品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因此从领料开始就一步步把关,每个测试都要有人签名负责,并复核检查。
胜利微波资深员工、现任芳兴科技研发工程部副总经理朱晋仪表示,卫星不仅造价高,上了太空出问题也很难修复,因此所有的零配件都很重要,光是材料选用、制程认证费用就是一笔大数目;幸好第一次承作福卫一号天线时,有-支持、国外顾问公司指导,并提供很多可靠度参数,减少本土企业的学习时间。
干明均也说,有上过太空的实战经验,等同拿到“烫金”的保证,虽然芳兴科技公司规模不大,却是台湾的隐形冠军,目前除了韩国、新加坡、阿拉伯大公国已采购芳兴科技天线产品外,连乌克兰也来电询问。
将打造台湾太空产业国家队
不仅有老将也有新兵,国家太空中心向国外购买的卫星操控软件,每次因应新的卫星任务,只要稍微调整软件,都必须付昂贵的专利费给国外开发商,福卫七号将首度使用由台湾自主研发的卫星操控系统,摆脱处处受制于人的困境。
中鼎集团新鼎系统公司协理范铭雄表示,虽然福卫五号子系统采用由台湾本土团队研发的卫星操控软件系统,并成功运作,但主系统仍沿用外国的操控软件。为培养本土的卫星产业供应链,太空中心特别与新鼎共同研发卫星操控软件系统,由太空中心提供卫星操控的实际经验,由新鼎转换成系统程式。
他强调,借由多年的多重卫星任务操作技术与经验,这个纯国内厂商自主研发的地面卫星操控软件系统,主要是负责卫星地面站的操控系统,以及卫星排程系统,可降低对国外系统的依赖,并提升国内软件工程于卫星操控领域的技术能力。
范铭雄指出,因为不是经由国外软件开发商技转,而是由“使用者”提供操作经验,再由新鼎着手写成控制系统程式,开发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磨合,但只要这次福卫七号升空后,主系统能够成功采用台湾自主研发的软件运作,即代表台湾的卫星操控软件成功跨入卫星产业。
芳兴科技总经理李袗华认为,贝佐斯、马斯克等企业大亨很早看到太空技术的发展潜力,因此 Blue Origin、SpaceX 等太空公司应运而生,加上未来 5G 发展也要靠卫星,台湾太空产业打入国际市场势在必行。她说,“机会已经来了,但要提早布局”。
不过,李袗华也提出中小规模企业经营的困境,她说,台湾卫星发射间隔 2 年至 11 年不等,厂商空有技术却没有舞台发挥,无法带动产业发展,也难推动台湾太空技术“产业化”,更无法吸引更多优质人才投入。
朱晋仪也说,当年从台大电机系毕业,骑着摩拖车七弯八拐找到到胜利微波公司面试时,还曾一度想“真的要去这公司上班吗?”却因为太喜欢“高难度的工作”,至今仍留在公司为微波传讯努力,“同学公司的平均薪资都已经不知道是我的几倍”。
在国家太空中心主导下,产学研界已成立“台湾太空产业发展协会”,征召产学研界共同参与第三期太空计划。李袗华表示,台湾制造“物美价廉”,组成产业协会参展是要让其他国家知道台湾不只是制造零件,还可以组装、测试,提供整个系统的解决方案,目前芳兴科技也已可以承作整个地面站的完整规划及建造。
行政院已核定太空科技长程发展计划,自 2019 年起至 2028 年止的 10 年间,将投入 251 亿元,结合产学界能量,自主开发 10 颗卫星,打造台湾太空产业国家队。
(作者:林孟汝、潘智义;首图来源:科技新报)
延伸阅读:
- 福卫七号即将发射,台美 10 年最大科技合作
- 福卫七号深藏科学奥秘,7 大关键问答解读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