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联董事长林敏雄相信,在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规模力,注定会被淘汰。所以全联成立 20 年来,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只是要迎接下一个 20 年,单单靠规模力也已经不够,全联首席执行官谢健南认为,虚实整合是一定要走的路,但他也强调,全联想要做的是电子服务(e-service),不是电子商务(e-commerce)。
电子服务布局第一步:与供应商情报共享
为什么不是做电子商务,是因为谢健南相信,对通路商和供应商来说,现在都必须具备服务在虚、实之间穿梭消费者的能力,不论从虚走到实,或是实走到虚,未来势必都要整合,而且很可能十年后、二十年后,将不再存在电商这个名词。因此对全联来说,更看重的是如何用既有的实体优势出发,做好“电子服务”。
而全联布局电子服务的第一步,是要和供应商情报共享。谢健南宣布,明(2019)年 1 月起,所有和全联往来的供应商将可以即时掌握全联在全台近千家门市的进货、销售和库存资料等各种销售情报,而不再是将货送进统仓后就音讯全无。
▲ 全联发展电子服务的第一步是和供应商共享门市即时销售情报。
他表示,过去做不到这一点的一大关键在于基础建设不够完备,举例来说,要想做到即时销售数据传输,那每家门市最基本的配备就是 Wi-Fi 连网环境。而且因为商品是不断在流转的,所以只有门市连网还不够,必须从供应商端到物流中心,再到每一辆车都具备连网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讯息即时更新。谢健南表示,为打造出这样一个几乎是即时的环境,他们投入了非常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好处是,这样的环境和系统建置完毕后,不只供应商可以即时知道自家的每一件商品在每一家全联门市的即时销售数据,即时掌握市场状况做更精准的库存调配,并且也可以做为未来商品开发的参考;另外就消费者端来看,未来则是可以在出发到门市之前,先确认该门市是否有需要且足够量的商品可以购买。
10 分钟范围内可覆盖 80% 家户,以网订店取为优先
在谢健南的想像里,未来消费者只要透过手机上的全联 App,就可以完成支付和商品购买。但对于是否搭配外送服务,他是划上问号的。理由是,全联全台近千家门市已经形成绵密的销售网络,10 分钟之内可覆盖的全台家户范围达 80%,成为全联的特色,也是相对于电商平台的优势,特别是在低温和冷冻类商品更是如此。
因此与其要消费者额外负担外送运费,他认为更理想的状况应该是全联为消费者将网络下单商品预先完成理货包装,然后放在柜台或特定取货点,如停车场,再让消费者自己来取货。
▲ 全联首席执行官谢健南认为全联应该要善用全台近千家门市的密集销售网络。(Source:全联)
不过他虽一再强调应该善用全联“又近又方便”的优势,却也没把话说死,表示如果是老年人,或是需要照顾小孩不方便出门的家庭,可能还是会提供外送服务。只是初期他们希望能以引导顾客到店自取为主。
不过要做到以单店为核心,去服务周遭 10 分钟范围内消费者这点来说,未来全联可能还是需要有更密集的门市网络,才能真正有效满足需求。就像谢健南说的:“未来零售业应该是他能够提供的产品或是服务离顾客最近的,才是赢家。”
持续展店,还要补上支付缺口
这也是为什么全联接下来仍计划持续展店。林敏雄表示,目前全联营运中的门市数量接近 970 家,但若以签约店数来看,其实已经超过千家,不过要等到这些门市都开张启用,可能还是要到明年上半年才会正式突破千店门槛。
另全联首席运营官蔡笃昌补充,表示 5 年前大家可能都还认为全联大概开到 700~800 家店就已经饱和,不过实际上他们看到,当类别经营效率提高时,单店对客户量的需求就可以降低。所以长期来看,他认为要开超过 1,200 家门市的机会很高。
除了门市要继续开之外,要想实现全联心中的未来场景,还有支付问题也必须解决。对此谢健南认为技术面问题相对小,比较复杂的可能是要思考如果推出自家支付工具 PX-mart Pay,会不会有排他性,不利消费者使用?所以是否要有自己的支付工具,或是和其他支付业者合作,目前还没有定论。
而全联这个想像中的虚实整合新电子服务究竟什么时候可以上线?谢健南这么回应:“董事长不能容忍还要很久,大概明年可以见面。”
(本文由 数位时代 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全联串连线上线下,明年第 4 季推实体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