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0 月中国工信部宣布“国家积体电路产业计划”(中国简称大基金),投入 1,200 亿人民币发展半导体,DRAM 产业同被视为重点扶植项目之一,台面上有中国武岳峰资本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 ISSI ,台面下左与国际大厂谈技术合作、右挖台湾人才墙角,台湾竞争威胁加剧,最重要的人力资产也正在流失。
科技新报先前即报导,中国积极发展 DRAM 产业,将选择一个省市设置本土 DRAM 厂,近日科技新报取得进一步消息,据中国业内人士表示,DRAM 厂最终将落户武汉,并由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负责 DRAM 厂设厂事宜,消息来源进一步透露,新厂将由上海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赵海军所主导,回溯历史,2006 年武汉新芯建厂之时,武汉市-曾委托中芯国际代管,也让这项传闻更加耐人寻味。
而可能挑动台湾敏感神经的是赵海军的背景,赵海军在入主中芯之前,为台湾 DRAM 厂茂德技术发展暨产品本部兼大中华事业部副总裁,在中国发展半导体用人孔急当下,大挖台湾人才、团队的消息已不是新闻,据悉,中国已与前茂德团队接洽,同样被视为挖角目标的还有台湾瑞晶团队与华亚科、南亚科人才,然目前仍在洽谈还未有更多细节流出。
以过往状况来看,中国挖角给薪并不手软,2012 年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面板厂就以 3~4 倍薪水挖角台湾面板人才,除了重金,股票也成了诱因,据联合晚报 2014 年 10 月披露的消息,中国半导体大厂以年薪 250 万、150~200 万未上市股权,约联发科工程师两倍的条件抢人。
中国发展 DRAM 的难点一为人才二就是技术,除了大挖台湾人才,传出目前中国也循展讯与英特尔合作模式与美光、SK 海力士洽谈技术合作,据悉后者表示具高度兴趣。
中国发展 DRAM 渐渐在人才、技术寻求突破点,即便影响可能在 3~5 年之后,但当此时台湾重要的人才资产流失、未来技术优势可能也不再明显,能靠什么与中国拚搏?红潮进逼台厂警铃大响,如何化危机为转机,端看台湾-与厂商的智慧了。
延伸阅读:
- 中国 DRAM 策略方案呼之欲出,技术来源、研发团队与 IP 智财是关键亦是挑战
- 中国-扶植 DRAM 产业,看地方-明争暗斗抢食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