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年 3 月之后随全球股市上演大惊奇,不仅收复了疫情股灾之前的所有跌幅,8、9 月更是连续 2 次短暂攻破 13,000 点,仿佛肆虐全球的肺炎股灾未曾发生过一般,然而台股的强势有一大半是建立在台积电身上,另一半则是疫情受惠股(涵盖电子、传产)及中美贸易战转单股,这些股业绩动辄年增双位数或 50% 以上,上涨是扎扎实实的反应业绩,不过扣除这三大板块,很多的股不仅未跟上大盘脚步,甚至在指数于万二到万三高基期震荡时,还出现向下破底的走势,其中就包括投资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蘋概股们。
(作者提醒:本文提供资讯仅供参考,并无任何推介买卖之意,投资人应自行承担交易风险。)
从外资宠儿变弃儿
2011 年苹果的 iPhone 及 iPad 开始侵蚀到传统笔电市场,一时之间笔电上下游供应链风声鹤唳,从零组件厂、组装代工厂到品牌厂,无不遭到外资机构无情的抛售,这些公司的业绩也如法人预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遭遇到失落的 10 年,直到这次疫情带动笔电换机潮才咸鱼翻身,而笔电概念股的影响力则在同一时间被苹果概念股取代,不少中小型企业因成功挤身苹果供应链,股价被外资追捧,业绩也在接下来 5 年内随着苹果产品出货量一起爆发,并从市值数十亿元、百亿元的公司,变身成规模千亿元的企业,然而派对总有结束的一天,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第一批蘋概股逐渐从外资宠儿变弃儿。
苹果策略转向
虽然贩售 iPhone 一直到目前都还是苹果最大的收入来源,不过 iPhone 销售量早在 2015 年就已见顶,从 2011~2018 年苹果公布的 iPhone 出货量来看,2011~2015 年一直都保持增涨态势,但从 2015 年开始,销量已连续 4 年停滞不前,到 2018 年底苹果干脆不再公布 iPhone 销售量(可能怕数字太尴尬),也就是说,苹果如果要提高获利只能从三个方向下手,第一是调高 iPhone 售价(近 2 年越卖越贵的 iPhone),第二则是降低硬件销售比重,提升服务比重(云端订阅、娱乐服务订阅等),根据苹果发布的 2020 会计年度第三季财报来看,服务营收已拉升到 22%,最后一个则是想办法降低生产成本,方法就是不断培养第二或第三供应商,并让这几间供应商之间互相杀价,近 2 年更开始扶持中国供应商,立讯、蓝思、舜宇这些非台系蘋概股崛起,让蘋概股竞争压力越发沉重,除非能做到像台积电一般的不可取代性,不然毛利、获利只会随着时间过去逐年下滑。
(Source:财经 M 平方)
鸿海、大立光、可成表现落后大盘
鸿海、大立光、可成三间公司算是第一代蘋概股,分别代表了 iPhone 组装、iPhone 镜头及 iPhone 机壳,在 2011~2015 年这段期间,无论是业绩上或股价上,也都缴出亮眼的成绩,但这三间极具代表性的蘋概股,从 2018 年开始就饱受“毒苹果”之害,同一时间,对岸厂商如立讯、舜宇光学崭露头角,并开始抢占以往只分配给台厂的苹果订单,今年 7 月立讯更是买下昆山纬创及江苏纬创,准备从 Airpods 代工跨足到 iPhone 代工,由于无法摆脱激烈的竞争压力,这三间公司的股价表现远远不如带领指数上涨的台积电,到 10 月初,可成已跌到 180 元之下,距离 3 月股灾最低价 173 元仅一步之遥,大立光更是跌破股灾最低点 3,240 元,与加权指数形成强烈对比。
可成跌破现金价值
虽然老字号蘋概股从产业及题材面来看,找不出乐观的理由,但随着股价越跌越深,讨论度反而开始增加,原因无他,这些公司过去实在太赚钱,账上累积大量资产,当股价跌破这些资产应有的价值时,问题就从蘋概股的困境,变为股价远低于账面价值是否合理?
可成出售泰州厂
今年 4 月市场就传出立讯为了跨入 iPhone 代工,正在找寻一间现成的机壳厂,眼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和硕旗下的铠胜-KY,另一个就是可成,可成也因为这个消息,在 5 月一度涨破 240 元,而铠胜-KY 最后由母公司和硕百分之百收购(之后可能与立讯在中国合资),原本传闻可能与立讯合作进军 iPhone 代工的可成,则出乎意料的将旗下占营收 40% 的泰州厂,以 14.27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厂蓝思科技,由于泰州厂几乎囊括了可成所有的 iPhone 营收,出售该厂不仅抹消了与立讯合作跨入 iPhone 的可能性,更让可成从 iPhone 概念股中除名,消息公布后,立刻遭内外资法人抛售,短短不到 2 个月就从 206 元跌到最低 174 元。
(Source:筹码 K 线)
现金高达 1,650 亿元
现阶段可成从产业面、技术面、筹码面来看都表现不佳,不过摊开可成的 2020Q2 的资产负债表,净值高达 187.79 元,其中账上现金及约当现金 1,193 亿元,原始到期日超过 3 个月之定期存款 466 亿元(归类在短期投资──按摊销后成本衡量之金融资产),两者相加占资产总额 2,419 亿元的 68.58%,而可成的股本只有 76.16 亿元,代表现金除以股本就高达 217 元,若加上之后卖厂拿到的 14.27 亿元美元,现金除以股本可能超过 260 元,远高于目前 170~180 元的股价。
▲ Q2 现金及约当现金 1,193 亿元。(Source:可成 2020Q2 财报)
▲ Q2 超过 3 个月之定期存款 466 亿元(归类在短期投资─按摊销后成本衡量之金融资产)。(Source:可成 2020Q2 财报)
负债比 40.83%
可成目前负债比 40.83%,负债总额约 987 亿元,并无长期负债,其中属于银行借款的短期借款为 721 亿元,其余负债多数为与营业相关的应付款,出售泰州厂后,营业相关应付款还会进一步下降,如果将出售泰州厂后的账上现金 2 千亿元减掉短期借款 721 亿元,依旧高达 1,280 亿元,除以股本仍然有 168 元的价值,而可成账上不是只有现金,除了泰州厂,仍然保留了其他生产基地,且贡献目前 60% 的营收(包含 iPad、Mac、笔电等金属机壳),虽然可成 10 月 5 日股东会提出的转型计划极为空泛(笔者也觉得不知所云),法人也因为不具未来想像空间而不断抛售,但从价值与价格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确实有用 9 元现金买进 10 元现金的味道,且卖厂后高达 2 千亿元的现金,也为后续转型需要提供有利的银弹。
(Source:可成 2020Q2 财报)
Q3 潜在汇损风险
尽管可成握有庞大现金部位,不过这些现金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美元的形式放在账上,且可成一直没有用衍生性金融商品进行避险,这也代表可成很难躲过 Q3 的电子业汇损潮,无限 QE 导致的弱势美元,让美元兑台币从 6 月底的 29.5 一路攀升到 9 月底 28.92,且美元贬值速度在 10 月也未见放缓,10 月 6 日已突破 28.8 元,朝 28.7 元迈进,从 Q2 财报揭露的外币数字推估,除非公司在 7 月将美元换成台币或人民币,不然 Q3 的汇损可能高达 19 亿元之多,过去一个月可成疲弱的走势,除了售厂利空外,汇损风险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 可成 2020Q2 外币资产、负债。(Source:笔者整理)
▲ 推估可成 2020Q3 外币资产、负债。(Source:笔者整理)
▲ 推估可成 2020Q3 汇损状况。(Source:笔者整理)
快速结论
最后整理出本文重点如下:
- 台股在万二到万三高基期震荡,老字号蘋概股却变弃婴,股价连连破底。
- iphone 销量 5 年前开始趋缓,苹果策略转向内容服务,硬件则透过扶持更多供应商,让供应商互相杀价降低成本。
- 鸿海、大立光、可成三间具代表性的蘋概股,由于无法摆脱激烈的竞争压力,表现远远落后大盘。
- 可成过去实在太赚钱,账上累积大量资产,尤其是现金资产,当股价跌破这些资产应有的价值时,问题就从蘋概股的困境,变为股价远低于账面价值是否合理?
- 可成 Q2 现金及约当现金加超过 3 个月之定期存款高达 1,650 亿元,若加上之后卖厂拿到的 14.27 亿美元,现金除以股本可能超过 260 元。
- 可成虽握有庞大现金部位,但一直没有用衍生性金融商品进行避险,除非公司在 7 月份将美元换成台币或人民币,不然 Q3 的汇损可能高达 19 亿元之多。
- 虽然可成 10 月 5 日股东会提出的转型计划极为空泛,法人也因为不具未来想像空间而不断抛售,但从价值与价格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确实有用 9 元现金买进 10 元现金的味道。
(本文由 股市小 P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可成)
延伸阅读:
- 可成明年获利恐降六成,亚系外资维持劣于大盘评等
- 铠胜并回和硕、可成卖厂给蓝思科技,iPhone 供应链加速整合
- 可成退、中厂进,机壳新战国时代来临
- 媒体评论红色供应链,可成:好像把台厂当塑胶
- 可成泰州厂以新台币 420 亿元售予中国蓝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