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台湾智慧音箱百花齐放,从远传“问问”智慧音箱,到猎豹“小豹”AI 音箱、华硕“神队友小布”和小米 AI 音箱纷纷上市。一时间,市场好不热闹。
“爱讲爱讲,今天天气如何?”“台北市内湖区,气温 20 度,天气晴”。随口问远传问问智慧音箱天气,只见语音助理“爱讲”都能有条有理回答。
这是去年 6 月,远传电信和中国 AI 公司“出门问问”合作,研发的台湾第一台中文化智慧音箱。基本上,问天气、股市,查维基百科、听新闻、有声书、操控智慧家居产品等功能,市面智慧音箱都具备。
在解放双手、出一张嘴,语音人机界面日渐成熟的时代,台湾厂商供给看似蓬勃,但对消费者来说,有一台能听懂中文指令、并做出正确回应的智慧音箱,仍属少见。
放眼美国、中国、日本等地,消费者早就用得驾轻就熟。拓墣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 年全球智慧音箱出货量达 6,225 万台,2019 年在 Google Home 的拓展与中国市场成长的带动下,预估出货量将达 9,525 万台,年增 53%。
当初,亚马逊在发展智能手机失利后,随即切入智慧音箱,2014 年底推出 Echo 至今,外型从大到小、价格从高到低,早已一应俱全,抢占美国七成市场。这使得急起直追的 Google Home 要往海外市场发展,预估今年出货量将达 3,096 万台。
中国也山头鼎立,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京东的“叮咚”、小米的“小爱同学”、百度的“小度”等,产品都有一定成熟度。
相对美国、中国等地,台湾的脚步为什么落后?
台湾大哥大总经理林之晨认为,台湾供给者兴奋,消费者反应普普,就类似之前的 3D 电视,原本想让大家看 3D 电影,却未形成主流的使用行为,“最主要是‘内容’问题。美国智慧音箱已经推了 5、6 年,这需要一个教育市场的过程。”
KKBOX 总裁李明哲则观察,台湾以硬件见长,智慧音箱除了需要自然语言处理、语意辨识、第三方平台串接等软件技术与整合外,还要有厂商愿意投入资源,教育民众,才能让智慧音箱蓬勃发展。
实际执行上,台湾市场小,从技术来说,能搜集语音的量很少,开发中文化确实不易。语音助理的核心是 AI,资料愈多,在语意辨识上,调教出的模型就更正确。台湾只有 2,300 万人,资料原本就少,若步调再慢,智慧音箱的发展自然不比美国、中国。同时,过去台湾以硬件见长,做音箱很擅长,相对忽略了软件发展,因此缺乏语音资料的搜集。
国际大厂未将中文化视为优先目标,也是另一原因。即便 LINE 的语音助理 Clova 已问世一年,台湾也是 LINE 在全球渗透率最高的市场,去年 LINE 策略行销长舛田淳就在东京年会上明白指出,短期内,Clova 仍然只会说日文和韩文。
加上台湾的语言表达南腔北调,国语、闽南话、客家话,有时还夹杂英文和流行语,训练不易。像远传和已具备简体中文能力的“出门问问”公司合作时,双方仍必须针对许多词语做调整,光是地名列表就费一番工夫,澳洲城市雪梨(Sydney),中国称“悉尼”;台湾说“叫计程车”,中国则称“打的”,这些都必须校正。
此外,美国家庭通常空间较大,用语音开关灯、电视,是合理选择,但台湾空间小,以租房族为例,一间只有 6 坪的套房,遥控器就在身边,要操控什么,按一按就有,智慧音箱未必有硬需求。
▲ LINE Clova。(Source:LINE)
但随着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全世界都在找新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智慧音箱在台湾不是全无机会。李明哲指出,智慧音箱在台湾一定会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有心切入智慧音箱市场的厂商,可观察老人、小孩等利基市场,因为现代家庭里,父母工作忙碌,与其让小孩滑手机,听有声书显然是更好的陪伴方式;对老人来说,也需要提醒吃药、生活细节等功能。
这个观点和远传的市调结果不谋而合,问问智慧音箱的其中一个合作伙伴,便是提供有声书的博客思听。
做为音乐串流平台,KKBOX 几乎串接所有智慧音箱品牌。李明哲发现,智能手机和音箱的用户,其实都是同一群人,“只是在音箱和手机上听的内容不一样”,他认为,音箱属家庭开放空间,会有更多怀旧歌曲、有声书、亲子类的内容,厂商可从此思考不同可能。
物联网风潮刚掀起时,智慧家居产品颇受看好,后来的成长速度却不如预期。智慧音箱的蓬勃,或许能加速智慧家庭产品的普及。
根据统计,在美国,每 100 个购买智慧音箱的消费者,有一半会购买智慧家庭套件。华硕耕耘智慧家庭已有一段时间,发展能相得益彰的智慧音箱,看来也是合理选择。
不论如何,台湾智慧音箱市场在慢了几拍后,看似活络起来。摩拳擦掌的厂商们,势必让今年的智慧音箱战场,愈来愈白热化。
(本文由 远见杂志 授权转载;图片来源: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