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打造 32 奈米 DRAM,联电 400 天奇袭密谋

2025-05-09 208

联电是全球第 3 大晶圆代工厂,过去 1 年,做晶圆代工的联电,却跨界和专做 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的美国美光公司打起全球诉讼。去年,美光在台湾和美国控告联电侵害美光营业秘密,在台湾已遭起诉;今年初,联电在中国福州,控告美光侵害联电专利,7 月时,中国福州中级法院发出诉中禁令,禁止美光部分产品在中国贩售。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真正的导火线,是 2016 年联电和中国内存新厂──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公司的一纸文件,指出联电和晋华协议,是由晋华提供 3 亿美元,替联电采购研发设备,再按 DRAM 技术的开发进度支付联电 4 亿美元,但联电必须开发出 32 奈米的 DRAM 相关制程技术。

▲ 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是目前中国 3 个发展 DRAM 技术的团队之一,整个投资案规模超过台币 1,500 亿元。

左右全球 DRAM 产业的大案  联电有机会借此扩大影响力

事实上,2016 年 4 月,经济部投审会就通过了联电和晋华的合作案,由联电在南科研发,再移转到晋华生产;联电如果成功,中国和台湾将首度拥有自制 DRAM 的能力,全球 DRAM 产业的格局将因此改变,联电也能借此扩大在利基型内存市场的影响力,此役可谓非常关键。

但是现在,与美光的诉讼让这起合作案变得极为敏感。中国急于取得 DRAM 的制造能力,合肥睿力、清华紫光和福建晋华三股势力,都争相开发 DRAM 技术。我们好奇,联电在这场大战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8 月 1 日,《财讯》采访团队赴福建晋江,直击正在大兴土木的晋华公司,一探联电机密 DRAM 生产计划的虚实。

车子进入晋江,迎面而来的是大批香蕉园,传统产业才是这里的主流,转入一条小路后,右边赫然出现一栋巨大的晶圆厂;《财讯》造访时,晋华的主建筑物刚刚完成,警卫室的铁门都还没装上,就连一旁的旗杆都是前几天装的。

从外部观察,晋华已经进入装机阶段,因为,门口不时可看到台湾启德的搬运车,这家公司正是专为台湾晶圆厂搬运设备的搬运商;这代表,这座厂不是空壳子,已经在为生产做准备。

另一迹象是,硅品在晋华对面,也圈下一块 44,000 坪的土地,赶工兴建封测厂,很明显的,硅品要赶在晋华一开始生产内存时,就拿下相关的内存封测商机。

▲ 硅品在福建晋华总部对面正拿下 4 万坪土地,赶工兴建封测厂,急着布局晋华未来的内存封测商机。

问题是,联电真能设计出 DRAM 技术吗?《财讯》记者多次要透过联电约访关键人物,联电资深副总经理陈正坤,但被拒绝,他也是现在福建晋华的总经理。

这天中午,《财讯》在晋华门口“堵”到了陈正坤。

陈正坤是台湾瑞晶前总经理,他经营台湾瑞晶时,这家公司是台湾最赚钱的 DRAM 厂,当时,每天下午 5 点,他就带着年轻的工程师在厂区里跑步,这是他激励团队的方式。

▲ 《财讯》在晋华采访到联电资深副总陈正坤,他目前也兼任晋华总经理。

关键人物陈正坤现身》 晋华准备试产,赶工布建产能

“陈总,来这里还跑吗?”《财讯》记者问陈正坤,跟着他走进晋华的大楼门厅,“快要开始了”,陈正坤笑,我们走进晋华的大门,门厅里晋华的标志才刚刚贴上,陈正坤说,“这里的规模应该有瑞晶的 3 到 5 倍”。规划是,要让产能先到位,只要试产没问题,随时就能进入量产!但,联电做 DRAM 良率如何?陈正坤低调回应,“我们已经有良率”,意思是,已经能成功制造产品,只待进一步修正,提高良率。联电 DRAM 量产,在技术上已有重大突破。

陈正坤透露,联电研发 DRAM 的研发生产线早已在台湾南科运转,联电调集 200-300 名研发工程师进行实验,“我们做研发,兢兢业业,不敢松懈!”他自信地说。

外传联电拥有晋华股份,问到这里,陈正坤急忙否认,“这里都是福建的”,陈正坤虽然挂晋华总经理,但他其实是从联电借调到晋华,提供晶圆厂设计服务,让联电设计出的 DRAM 技术,能搭配适当的生产设备生产。而且,盖厂要负担沉重的成本,根据《纽约时报》报导,这座厂要价 57 亿美元。只设计,不投资,对联电目前的财务状况来说,负担才不会太沉重。

福建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量产 DRAM 的地方,问题是,台湾过去也从没在 DRAM 上取得自主开发的技术,怎么突然在 1 年半时间,研发出自主的量产技术?

《财讯》采访多位半导体产业人士,得到的结论是,内存设计和制造其实不像外界想得那么困难,“但绕过 3 家大厂的专利保护网才困难”。过去,DRAM 生产比的是速度,谁能用半导体微缩技术,开发出新一代的内存,就能在同样一片晶圆上,生产出更多、成本更低的内存,而且更省电,因此,在制程竞赛中落后的厂商,就会因为缺乏成本竞争力被迫退出赛局。但近几年,由于半导体微缩制程已近物理极限,内存线路微缩的速度也在放缓,这一点对新加入竞争的厂商有利。

试图绕过 3 家大厂专利保护网》 晋华给联电极大优惠,双方各拥技术权

根据《财讯》调查,目前联电高层认为,DRAM 技术里,device(器件)的设计,相当于逻辑制程的 65 奈米,“这对我们很简单”,真正难的是 module(模组)的设计,“大约是 14 奈米制程,比较难,关卡在 module 技术”。

联电已建立起 DRAM 研发能力,并规划出不只一个世代的产品,虽然第一代从较成熟的 35 奈米开始,但未来有能力自己研发出使用 1X 制程的产品。“DRAM 微缩的速度在放慢,”一位业界人士观察,联电如果能从 25 奈米切入,就能做出各式各样的嵌入式产品,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但联电对做一般 DRAM 没有兴趣,是为了发展代工用的嵌入式内存技术才加入合作案”。

关键在于,联电现在改变策略,要专注发展与台积电不一样的制程和服务,嵌入式系统用的内存技术对联电未来发展十分重要,这项技术可以用在资料中心、高速运算、物联网等领域,台积电也积极投入研发。

投入 DRAM 的另一个关键是,晋华给了联电极为优惠的条件。

福建晋华拿出 3 亿美元资金,替联电买专用设备,放在南科联电 12A 厂做研发,如果做出这项技术,晋华还会再按进度,拿出 4 亿美元给联电,最重要的是,联电将和晋华共同拥有这项技术的所有权。为了把技术留在台湾,联电因此把研发基地设在南科。这项技术合作案也通过投审会审查。

其中最重要的限制条件则是,“不能授权中国其他省分使用这项技术;但中国之外,联电能自由使用这项技术。”联电等于不用付钱,就有机会取得内存技术。

这项计划早已布局多年,在马政府时代,曾有两岸共同研发 DRAM 技术的构想,中国方面也一直积极在全世界找合作对象。当初福建省有意与尔必达前首席执行官阪本幸雄合作,联电原本只是想在阪本幸雄的旁边盖厂,共同采购设备,降低成本。

阪本幸雄最后“劈腿”,改与合肥合作,“新娘”跑了,福建官方就找上“媒人”,与联电商议,“不如由联电来做”,整个计划前后布局至少 4、5 年。联电是意外参与这个计划。

过去几年,大部分人只注意到晶圆代工之王──台积电的动向,却没注意,联电开始把过去累积的半导体技术实力,拿到新的市场上“变现”。联电如果成功,中国和台湾将有自制 DRAM 的能力,惟联电的新策略能否成功,除了攻克技术难关,能不能打赢法律战,才是接下来最重要的关键。

▲ 联电把 DRAM 技术设计中心放在南科 12A 厂,图为设计中心所在大楼。

(本文由 财讯 授权转载;首图为晋华总部现场)

2019-03-14 20:30: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