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近地小行星“2012 TC4”刚从距离地表不到 4.4 万公里的位置飞掠过地球,多国天文机构有感小行星是一个潜在的攻击对象,自今年 7 月下旬启动了全球合作机制,美国太空总署(NASA)并在 11 月 3 日宣布,小行星全球防御演习至今终于首度完成,这段期间,各国天文学家都以“2012 TC4”为目标,追踪其飞行轨道、形状、旋转速度和组成成分。
科学界中有一派说法,恐龙之所以会大灭绝就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引发全球低温,哺乳动物因承受不住而走向毁灭,而比恐龙还要脆弱的人类只能尽量用高科技来抵御,虽然不一定会像恐龙那么不走运,一次撞击就导致全人类灭绝,但肯定会造成巨大破坏。为此,NASA 制定了探测危险小行星的方法,并协助培训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家。
“2012 TC4”是一颗阿波罗近地小行星,直径约 10~30 米,今年 10 月 12 日刚从 43,780 公里外的距离飞掠地球,而它第一次被观测到是在 2012 年,并于同年 10 月 12 日从 94,800 公里的距离外飞掠地球。NASA 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DCO)早在今年 4 月便启动以“2012 TC4”为目标的观测行动,7 月下旬开始联合各国天文机构展开小行星全球防御演习,并测试国际小行星警报网络(IAWN)的沟通、预测、建模等功能。
NASA 表示,这几个月以来,来自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德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荷兰、俄罗斯、南非等国的天文学家都利用地上和太空望远镜来追踪“2012 TC4”,研究其飞行轨道、形状、旋转速度和组成成分。
▲ 马格达莱岭天文台的 2.4 米望远镜,在演习期间负责“2012 TC4”的光度检测。(Source:NASA)
透过各地不同望远镜所收集到的观测资料,科学家可以理解更多层面的讯息,比如他们惊讶的发现“2012 TC4”每 12 分钟旋转一次的同时竟然还会翻滚,而太阳辐射压力也可以稍微推动小行星的飞行轨道。
NASA 位于毛纳基山天文台的传统红外望远镜(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缩写 IRTF)受限于恶劣天气条件,无法筛检出“2012 TC4”究竟由什么物质构成,此时,能识别以岩石或金属材料组成小行星表面的雷达望远镜便派上用场。透过国际合作解决近地天体对地球的潜在威胁,NASA 有信心地说,他们已经准备好应对小行星事件。
注:哨兵系统,是高度自动化的碰撞监视系统,在未来的百余年内将不断扫描、记录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只要检测分析结果有潜在影响的可能性,就会立即发表在近地天体计划。
- Astronomers Complete First International Asteroid Tracking Exercise
(首图来源:NASA)
延伸阅读:
- BBC 纪录片:当年陨石落下的地点太糟糕,才会造成恐龙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