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中国的新创圈子内,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农产 B2B / O2O 平台的一亩田,发生裁员与财务危机的事件了。而这个事件最有趣的部分在于,一亩田这家公司在短短一个月内暴红,却很快又暴落的戏剧化情节。
而在网络上,甚至有人用诈骗、吸金这类字眼来形容一亩田所做的事情,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篇在 36Kr 上的报导算是讲得够清楚了,想了解详情的可以仔细阅读:星空再美好,也别忘了脚下那一亩良田。
简单来说,一亩田是一个在 2013 年创立的农产品 B2B / O2O 交易平台,在今年七月的时候,因为被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媒体南方周末报导,突然变成当红炸子鸡。短短一、两个月内,各样吹捧的资料与数据不断的出现,包括了如国外知名创投红杉,在不签合约的状况下就直接注资,或者是短短一年之间,平台上的每月营业额从数十万人民币快速成长到百亿人民币。
而一亩田创办人更夸口说,要在农产品交易领域超越中国最大电商平台淘宝,这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是无比美好。一个超级大独角兽又要诞生了,中国最大的农产品 B2B / O2O 交易平台,这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然而,随着一亩田的暴红,网络上也有人发现一亩田的数据根本夸大不实,甚至暗指一亩田是具备网络思惟的骗子──一亩田万亿奇迹背后疑云重重,一大波具有网络思惟的骗子来了。
当然,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在一亩田上有位无名人士,在一笔交易里面收购了 107 万吨的洋葱。问题是,即使在盛产洋葱的西昌,一年的总产量不过就 30 万吨,整个中国根本不可能有农产大户有能力提供 107 万吨的洋葱。而这件事的结果是,这笔洋葱交易,就被中国当地的媒体与创业圈,当成灌交易量的假交易来讪笑。
而最新的震撼弹,就是争议不断的一亩田,突然爆出投资方撒手与重大裁员的重大消息,这则消息可以说是一口气摧毁了之前不断吹捧起来的一亩田神话。
当然,一亩田也发出官方声明企图淡化此事,但大概已经无法逆转破灭的企业形象了。
而最戏剧的是,这整个事件的期间,一亩田的暴起暴落,其实都发生在短短的一个半月之内。
南方周末让一亩田暴红的报导是在 2015 年 7 月 24 日,而 36kr 的一亩田出事报导是在一个月后的 8 月 30 日,这中间的间隔连一个半月都不到。一亩田却从一个看起来要挑战阿里巴巴的强势新创网络企业,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网络时代的新创企业,真的是上一个月还在天堂,下个月就掉到地狱,一亩田是一个最好的范例。
而从一亩田暴起暴落的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几个残酷真相,几个创业圈内行人都知道、却都不明讲的丑陋事实。
1. 你在媒体上看到的美好创业故事与吹捧报导,通常都是为了骗下一轮的投资人进场
想想看,如果你是个新创企业,创业创到一半但手头资金快烧完了,而公司的营运前景看来还是前途不明,这时你该怎么办?是乖乖接受很低的估值甚至或许没人投资黯然倒闭,还是想办法骗不懂你公司的人用高估值投资你呢?
透过各式媒体做吹捧式报导,就成了这中间最好操作的工具。新创公司需要媒体来吹捧自己的创业故事,但媒体同样需要一个吸睛的好故事来创造流量与销量──有什么故事比无名小卒一夕成功的造梦故事更好呢?在这点上,新创公司跟商业媒体的需求完全是一拍即合,彼此互相需要。
所以,你会在各式的创业相关、科技相关、或商业相关的媒体上,整天都看到各种的成功创业故事,就完全不意外了。这些美好的创业故事报导背后,几乎有八成以上,都是为了即将进行的新投资轮而做的。把公司前景说的美好无比,就是为了能让更多人有兴趣投资,并且用梦想来估价,而不是用实际成绩来估价。
2. 很多新创公司拿出来的数据,都有严重的灌水成分
Miula 之前就说过,除非你真的很有本事,否则创业时应该避开平台类的创业,尽量避开使用者人数依存性高的项目,因为平台永远会遇到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这不是没有资源跟经验的创业者容易能解决的。
一亩田做为一个农产交易平台,也是一样的状况。农户太少,就不会有买家想使用;但买家太少,也不会有农户想使用。而当两个都很少的时候,那到底该怎么办?交易量太少,顾客不进来,连投资人信心都会消失。
很多平台在这件事上使用的解法,就是造假。前一阵子美国最大婚外情网站 Ashley Madison 的数据库遭骇,遭流出的资料中,显示出该网站里面的女性用户,其中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是官方自己创的假账号。毕竟一个婚外情交友平台,没有够多的女性,就不会有男性上来注册,问题是如果平台上的女性真的不够多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那就只好创造一堆的假账号,背后用机器人程式操作,让网站上的男性会员误以为真的有女性想跟自己一夜情,进而付费。
而从网络上的资讯看来,一亩田很可能也做了类似的事情,号称一个月百亿人民币的交易量,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恐怕是个超级大问号。但这不意外,因为绝大多数的网络新创公司,几乎都用同样的思惟在做事,反正大家都这样做啊。
3. 好听动人的名词通常是拿来唬人的
云端、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实境、O2O,这些每一两年就会冒出一批的创业潮名词,绝大多数都是拿来骗人的。骗谁呢?骗政府、骗补助、骗不懂的传统产业厂商、骗外行不在业内的个人金主。中国创业生态系中有句话,叫做“站在风口上,连猪都会飞”。
这句话的真正解读是,只要你创业的项目是现在喊得最大声的热门项目,要骗到资金投资不会太困难。
一亩田当然也没有错过这件事,喊出了农业大数据的口号,号称能告诉你未来几周后可能黄瓜在某个城市会缺货,而稻米的供应量会过多,帮助政府农业单位可以对整体农业管理做更好的管控。
听起来很棒,对吧?但一亩田没有告诉你的是,他们是否有真实的农业大数据实作能力,还是只是停留喊喊口号的阶段,他们也没告诉你他们能怎么透过农业大数据赚钱,而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也不知道。
而看看台湾的各种创业计划补助,里面的案子绝对充满了云端、大数据、O2O 这类的名词,最近连 4G 游戏的说法都出来了,真的很扯。做为游戏产业的资深人士,Miula 还真的不知道到底哪一种手机游戏可以叫做 4G 游戏,然后跟 3G 游戏有着很大的差别。说穿了,不过就是政府有一笔补助 4G 产业的经费,而厂商就想办法让他们的游戏硬扯上 4G 这个名词来骗骗补助而已。
4. 很多的创业,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是为创而创
花钱买用户,在这个年代,似乎也是创业圈的显学之一,特别是在 O2O 领域。在中国,假设你手头有个几千万人民币的资金,而创业家不用这些钱去买用户的话,很可能还会被笑你没有网络思惟呢。
如果不知道什么叫做花钱买用户,就想想 Uber 的例子好了,当你第一次使用 Uber 叫车,Uber 会给你一笔免费的搭车资金,让你可以不花自己的钱就乘坐 Uber。这笔钱谁出的,当然就是 Uber 公司用投资人的钱出的,这种行为,就叫做花钱买用户,或称之为用户补贴。
花钱买用户是不是好的行销手法呢?在正确的情况下,这是有效的。以 Uber 为例,Uber 虽然有许多法律与道德上的争议,但它因为真实解决使用者的问题,所以透过补贴得到的用户,最后留下来的概率会很高,这让 Uber 的商业模式某种程度上是可行的。
但同样是补贴用户,一亩田在这件事上却是失败的。透过交易回扣奖金,一亩田或许冲高了一些平台上的数据,但却只造成自己的亏损,而没有真的留住用户,其中绝大多数的奖金甚至是发给了假交易。这篇谈论一亩田商业模式的文章有更清楚的说明,为什么同样是 O2O,Uber 之类的叫车软件创造出了价值,但一亩田想做农产品 B2B / O2O 却没有。而根据 36kr 的报导,“ 一亩田员工每周都会给附近商贩打电话,但几乎没人使用他们的平台,因为一亩田发布的供求资讯比较滞后”,这似乎才是真实的一亩田使用状况。
简单来说,做为一个资讯平台,一亩田的讯息是落后市场的,而做为一个交易平台,一亩田却没有提供必备的物流功能。换句话说,一亩田其实根本没有替他的用户创造出真实的价值。
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亩田就算花了再多钱去补贴用户,用户也不会真的停留在他们的平台上,因为这个平台并没有替用户解决他们的问题。
创业的第四个丑陋且残酷的真相就是,十个新创公司中,可能有超过七、八个公司所推出的产品 / 服务其实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有的是一开始就找到假的问题去解决,有的是有找到真的问题但却没有找到对的解决方式。
创业成功概率一向都低于 5%,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以上这四大真相,其实都是属于创业圈的阴暗面,每个懂的人都知道,却很少会提到这些丑陋的真相。
而从一亩田的故事,讲到创业圈的残酷真相,Miula 只是希望想创业的人,或者是已经创业的创业家们,能够认清楚创业的本质──不是为了让自己赚大钱,而是要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创造对用户真实的价值。
创业家们,把所有的精神,都投注在解决真正的问题上吧!
(本文获 Miula 观点 授权转载,非经原作同意请勿转载)
延伸阅读:
- 你在网上勾搭的女孩,很可能连抠脚大叔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