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改变了许多事,无论从哪种层面来说,疫情的出现都称不上是好消息,但亚利桑那大学新研究或许终于为新冠病毒找到“正面用途”:对止痛药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尽管疫情已经持续近一年时间,武汉肺炎(COVID-19,新冠病毒)仍有许多神秘之处,虽然还没完全摸索明白,但关于为什么无症状、轻症患者如此之多,病毒又如此容易传播,亚利桑那大学团队在《PAIN》期刊的新研究或许已经找到解答。
关于新冠病毒,我们很早就知道病毒表面突刺蛋白会利用 ACE2 受体进入人体,后续研究发现神经纤毛蛋白 NRP-1 也是新冠病毒的会利用的受体之一,新研究发现,NRP-1 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可能并不只是受体那么单纯。
研究作者、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 Rajesh Khanna 表示,过去的 15 年间,团队一直都在研究神经纤毛蛋白下游与疼痛处理相关的途径及蛋白质,新冠病毒与 NRP-1 的相关性自然引起了团队注意,这也让团队意识到突刺蛋白或许参与了某种疼痛处理过程。
根据美国疾管中心统计,武汉肺炎传播约有 50% 是在症状出现前发生,而在所有确诊者中,约有 4 成为无症状患者,在 Khanna 看来,不论是感染者无生病自觉下传播,或一些人持续维持无症状的情况都能以一种理由解释:疼痛感受被压抑了。
“你已经感染病毒,但并没有任何难受的感觉,因为疼痛被压抑了,这么解释一切就变得合理许多。如果我们能证明这种减轻疼痛的原因与导致疫情传播迅速相关的话,将具有巨大价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血管生长中起重要作用,但它同时也与人体感受疼痛的生物学途径相关,当 VEGF-A 与受体神经纤毛蛋白结合,便会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造成疼痛。
而研究小组发现,新冠病毒的突刺蛋白会在与 VEGF-A 完全相同的位置与神经纤毛蛋白结合,沉默 VEGF-A 导致的神经疼痛信号传递,后续在动物模型测试中也证实这项理论。
团队将与免疫学家和病毒学家持续合作,研究神经纤毛蛋白在武汉肺炎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同时也将探索利用神经纤毛蛋白相关机制打造新疼痛疗法的可能。
“我们面对武汉肺炎大流行,同时也在面对有鸦片类止痛药的泛滥。两者正碰撞在一起,我们的发现对两者都具有重大意义。新冠病毒正在教会我们有关病毒传播的知识,也让我们将神经纤毛蛋白视为一种非鸦片类药物的止痛选择。”
- Could COVID-19 provide a new target for non-opioid pain relief?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