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主研发的福卫五号、台美合作的福卫七号、安装在国际太空站且运作中的阿尔发磁谱仪、格陵兰望远镜……你对台湾的太空科技发展了解多少?也许“台美科学合作联展──太空和天文”展览能带你一探究竟。
2017 年 8 月,台湾完全自主研发的福卫五号卫星成功升空,虽然发生“近视”意外(首批回传的遥测影像模糊不清),但太空中心团队耗费半年时间修复,终于让福卫五号回到正常视力,也让世界看到台湾自主研发卫星的能力。
但除了福尔摩沙卫星系列,台湾团队于天文领域的其他开发成果你不可不知,比如 2011 年发射至国际太空站上、至今已运行近 8 年的粒子物理试验设备“阿尔发太空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
国际太空站唯一的宇宙射线探测器
AMS 目的是探测宇宙奇异物质,包括暗物质及反物质,拥有数个超高精确度探测器:穿越辐射侦测器(TRD)、粒子追踪器、电磁能量探测器(ECAL)、环形切伦科夫计数器(RICH)、飞行时间计数器(TOF),以及电子系统和一个巨大的永久磁铁。
其中,AMS 的主电脑及触发系统(650 微处理器、300,000 电子信号通道)由台湾中研院、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中央大学团队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研制,处理速度比目前商用的太空电子系统还要快上 10 倍。
太空与地面的电子元件设计思维全然不同,在太空中,精密元件需承受阳光直射与背光的极大温差、没有空气可热对流散热、面临高能辐射冲击、搭着火箭升空时会有剧烈晃动,因此发射前要经过极为冗赘的测试,包括震动测试、热循环测试、热真空测试、抗辐射测试等。
AMS 搜索奇异物质探讨宇宙起源
如果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大爆炸之前是真空,则大爆炸之后,宇宙应该存有相同数量的物质与反物质,然而现实中所有探测器观测的结论都是:正、反物质明显不对称,成了天文物理最大难题之一。
暗物质理论预测,暗物质碰撞会产生正电子,所以若精确测量正电子的流强,就能验证暗物质理论。然而在 AMS 投入观测之前,宇宙中的电子、正电子流强测量结果误差很大,衍生出众说纷纭的假设;而 AMS 展开实验后,精确测量出电子与正电子流强强度不同,射向地球的宇宙线确定含有额外的高能量正电子,与正电子源自于太空的暗物质湮灭理论相符合,证明理论无误,只是离我们真正找到暗物质可能还要几年时间。
地表最强望远镜阵列
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及次毫米波阵列(ALMA)由 66 座高精密望远镜组成,角解析力与灵敏度之高带我们一窥太阳系外各种恒星系统、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甚至宇宙边缘的超明亮星系蚕食附近星系,其中,台湾中研院、中科院也有加入 ALMA 的建造与运转,包括高频接收机元件研发。
另外一个为次毫米波阵列(Sub-Millimeter Array,SMA),8 座望远镜中有 2 座由台湾中研院天文所与美国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共同制造;2017 年时,中研院天文所又与美国史密松天文台合作,在北极圈架设唯一一台次毫米波望远镜“格陵兰望远镜(GLT)”。当 ALMA、SMA 与 GLT 利用特长基线干涉技术,构成一个直径约 1 万公里的虚拟望远镜时,将能挑战直接观测超大质量黑洞。
“台美科学合作联展──太空和天文”将展出这些仪器、望远镜以及搭载福卫七号的 7 米 SpaceX 火箭模型。该展览由美国在台协会(AIT)与科技部、国研院太空中心、中研院、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台北市政府合作,于台北市天文科学教育馆举办,展期自今日起至 3 月底。
(图片来源:科技新报)
延伸阅读:
- 福卫五号校正后已不是“近视眼”,美、俄、日等国都想买它的高品质影像
- 台湾主导的格陵兰望远镜加入全球阵列计划,未来有机会“直接观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