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0 亿元、86,400 倍,这 3 组关键数字,藏着台湾齿轮王和大工业导入智慧制造的成功方程式。
来到和大位于嘉义大埔美精密机械园区最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在轰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和大副总经理沈千慈(董事长沈国荣之女)透露,过去在台中两班制生产同样产品要 56 人,现在则只要 16 人,等于人力少 71%,“一人算年薪 50 万元,一年一条产线人力成本就省 2 千万元。”
相较过去在台中厂批量生产约需历时 90 天,高度自动化后,一支支特斯拉、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客户专用的精密传动轴,平均每支只要 90 秒就能生产出来,两者相差 86,400 倍!
“我们这是精密度非常高的工件,误差超过一根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就要剔除,肉眼看不出来,要用非常精密的检验仪器才测得出来。”
导入智慧制造不是没有代价,和大在嘉义厂共规划 7 条生产线,加总软硬件设备、土地和厂房共投资约 30 亿元。钱好解决,难的是克服机台和机台、机器手和机器手等“八国联军”设备的连线与软硬件整合,和大足足花了一年半时间在台湾系统整合业者协助下才搞定,进入正式量产。
现和大的最新生产线,不过是台湾甚至全球智慧制造趋势的缩影。所谓“智慧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其实国际上并没有一致的明确定义。《今周刊》综合采访多位产官学界专家,归纳出智慧制造是透过新科技达到跨系统融合,让制造过程中所有资讯即时、透明、可视化,同时把老师傅的 know-how 数字化,企业借此创新,既可兼顾弹性、品质、交期,又可有效省人力,提升竞争力。
机械业产值创高 跃台湾第 3 个兆元产业
《富比士》(Forbes)报导指出, 截至 2017 年 7 月,全球有 43% 制造业已导入智慧制造,推估 2022 年,智慧制造将带动制造业整体生产效率成长 7 倍,5 年内,更有潜力在全球创造出上看 1.5 兆美元的经济产值。
摊开台湾机械公会统计数字,2017 年台湾机械业产值一举突破兆元,让机械业成了继半导体、面板后,台湾第 3 个兆元产业。台湾机械公会理事长柯拔希指出,在全球自动化及客制化的带动下,预期台湾机械业未来每年将维持 5% 到 10% 成长,10 年内,产值可望达 2 兆元,靠的正是智慧机械和智慧制造。
全球首档机器人 ETF 6 台企入榜 全球第 4 强
一般谈到工业机器人,直接想到的都是日本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ukawa Denki)、瑞士 ABB 和德国库卡(Kuka)等国际机器人 4 大厂。全球首档机器人 ETF 指数股票型基金 ROBO,台湾有 6 家企业入榜(上银、台达电、亚德客、研华、凌华、东元),仅次于美、日、德,居全球第 4。
探查台湾智慧制造实力时,发现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创公司原见精机,居然领先全球独家研发出机器人触觉感测皮肤,征服国际知名客户。到了桃园,年营收 80 亿元的轴承大厂东培工业,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关键零组件减速机悄悄出货,这个技术过去是由日本垄断。目前包括马达大厂东元和卫浴大厂和成等生产线上,都可见到由台湾品牌勤堃取代国际品牌的机器手。
水龙头抛光研磨 勤堃聪明机器手包办
和成的水龙头抛光研磨生产线,经过勤堃与工研院机械所一年多开发,终于在去年初正式导入勤堃机器手及研磨机台,成功取代过去靠老师傅的人力研磨。
“水龙头外型复杂,抛光研磨很多眉角,靠师傅没标准,靠人力可能第一百个品质稳定度就有差,或换一个人可能就抛不出来。”勤堃总经理廖河诚解释。
在工研院协助下,导入其开发的智慧化产线抛光研磨系统,透过软件可自动生成机器手加工路径,取代手工研磨和人工教导;整体来说,“人力研磨要 5 道工序、576 秒,导入智慧制造,缩为 2 道工序、270 秒,效率提升 25%,棱线和曲面效果更佳……”
采访团队造访智慧制造导入佼佼者东培工业,一探其每年投资上亿元、历时两年,让人均产值提升 12.3% 的秘密。
有 52 年历史的东培,研发生产的是外型 200 年如一日的轴承,“轴承是工业的心脏,所有会动的产品,都要用到它。”东培总经理陈文杰解释,公司设定 5 年人均产值提升 30% 的目标,要达标就得靠智慧制造。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