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各大媒体早已绘声绘影的传闻在上周成为事实,纬创于 7 月 17 日收盘后公告,将以总金额 138 亿元出售昆山纬创及江苏纬创予中国立讯集团,虽然纬创强调该公司无意退出 iPhone 组装业务,只是将生产重心从中国移往东南亚,未来还是会在苹果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无论如何,这个新闻正式宣告,长期由台厂把持的电子组装代工,即将和其他电子产业一样,面临到红色供应链的冲击与挑战。
(作者提醒:本文提供资讯仅供参考,并无任何推介买卖之意,投资人应自行承担交易风险。)
鸿海、纬创吓跌
受立讯踏入 iPhone 代工传闻的利空干扰,20 日鸿海、和硕、纬创这 3 家苹果组装厂全部下跌,其中售厂案公告前就连番上涨的纬创波动最剧烈,早盘一度下杀到跌停板 32.25 元,终场跌幅收敛至 7.96%,鸿海及和硕也分别下跌 1.36% 及 3.91%,整体而言,苹果组装厂在台积电频创新高的同时,股价走势却相对弱势,表现与大盘 12,000 点的热闹气氛脱钩。
昔日高速成长的电子代工厂
台股比较具指标性的电子代工厂有 6 家,分别是鸿海、广达、和硕、仁宝、纬创及英业达,其中鸿海自成一派,从早期的连接器生产商,一路开疆辟土,到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 EMS 厂,广达、仁宝、英业达则系出同门,创办人都曾经在金宝担任过高阶经理人,之后才出来创业,剩下的两家,则是台湾两大笔电品牌,宏碁及华硕进行品牌、代工分家时被切割而出的公司,这几间代工厂在本世纪头 10 年,即 2000~2010 年时,是台股的中坚力量,透过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台厂成功将消费性电子的价格降到人人负担的起,且年年能换新的区间,伴随而来的是自身营收的爆发性成长及市值的膨胀,但随着笔电、手机等消费性电子在 2010 年之后逐渐趋于饱和,买进这些公司,不再能获得动辄数十倍的报酬率,取而代之的是日益下滑的毛利率,及逐年下修的本益比。
▲ 从券商还原权值的股价来看,投资人如果在 2000 年 3 月最高价买进鸿海,到了 2007 年 10 月大约可以赚 3.6 倍,但如果是在 2010 年 1 月最高价买进鸿海,到了 2020 年 7 月,获利大概只有 17%。(Source:券商看盘软件)
从成长股变成存股族最爱
虽然代工厂的获利与市值不再高速成长,不过其税后获利在过去 10 年内却始终保持稳定,股利政策也从早期的股票股利,变成以现金股利为主,过去曾经是成长股的电子代工厂,在这 10 年内渐渐变成存股族锁定的标的,无论是笔电一哥广达,或是 iPhone 二哥和硕,账上的现金皆逐年增加,市场每年比较的重点也从营收成长,变为殖利率多寡,然而年复一年的高殖利率,也意味着公司不知道自己要发展什么,只好把现金返还给股东,从营业利益来看,这 6 家的获利表现也出现“电子传产化”的迹象,投资这些公司不再能获得动辄倍数的报酬,取而代之的是每年 5~6% 的殖利率,或是偶尔一个 15~30% 的小波段。
▲ 笔电代工二哥仁宝过去 8 年获利稳健,除了 2013 年华映及 2017 年乐视两次踩雷,造成 EPS 远低于 1.5 元外,其余年度获利多落在 1.5~2 元之间,但稳健的获利却不是成长的保证,2012 年营收 6,839 亿元,2019 年增加 43.2%,达 9,800 亿元,营业利益却还是维持 100 亿元左右水平,营收的增加无法反映在获利上。(Source:Cmoney)
中国厂跨足 iPhone 组装
过去 10 年,台湾 6 家代工厂之间维持一个小康格局的平衡,订单在 6 家代工厂之间转来转去,毛利虽然一年比一年低,但因为每年营收还是有微幅成长,各家代工厂都还可以维持稳定获利,原本市场以为,这种毛利只剩 3~5% 的产业,大多以高资本支出产业为目标的红色供应链看不上眼,但如今却半路杀出一个立讯,其经营模式与早期的鸿海相似,先是以生产连接器起家,接着再透过购并,慢慢将触角伸到其他电子零组件,最终跨足到 EMS(电子制造服务)领域,而这次立讯收购纬创中国组装厂,等于是宣告长期由台厂控制的电子代工市场不再平静,多一个竞争者就可能改变过去 10 年稳定的产业生态。
▲ 6 大代工厂 2019 年获利状态及毛利率。(Source:作者整理)
立讯还缺一块拼图──机壳
立讯过去几年多次入股或买下台厂的电子零组件事业,比较具指标性的案子有三个,分别是 2012 年入股台湾连接器厂宣德、2015 年与声学大厂美律在中国成立合资厂,生产 iPhone 扬声器,2018 年又买下光宝科的相机模组事业群,再加上这次纬创的组装厂,距离生产 iPhone 只剩下最后一块拼图──金属机壳。
事实上,过去半年市场已多次传出立讯对铠胜-KY、可成这两家台股机壳大厂有兴趣,国外媒体也几次绘声绘影的描述 3 间公司可能的合作方案,而机壳刚好就是 iPhone 最大组装厂鸿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要立讯拿下 iPhone 组装的最后一块拼图,挤身 iPhone 代工厂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Source:作者整理)
纬创可能的想法
既然立讯是依靠收购,来补足其成为 EMS 厂所欠缺的能力,那么卖厂给立讯的台湾公司难道不怕养虎为患?从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台厂就开始思考过去 10 年的作法是否已遇到瓶颈,2010 年之后,中国工资高涨、招工困难的问题就开始困扰电子零组件业者,营业利益无法跟随营收上升,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薪资费用的增加,中美冲突加剧后,随时可能加征的关税,更让相关厂商如刺在背,现在中国业者如立讯又开始侵踏台厂门户,放在眼前的只有两条路,转型或是转移生产基地,第一个对管理阶层老化的代工业者来说太过困难,转移生产基地就变成最方便也最合理的选项。
复制中国的成功模式
电子五哥在 2000~2010 年的成功模式,基本就是搭上中国经济起飞的列车,利用中国的人口红利与便宜的生产资源,将成本降低后扩大生产规模,让营收与获利在短短 10 年内冲高,如今中国的生产成本不再便宜,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但越南、印度这些地区却仍有庞大的生产力待开发,台商此时将中国的生产基地出售,并转移阵地到东南亚,除了可以摆脱生产成本逐年飙高的噩梦外,还可以搭上东南亚未来经济起飞的消费力道。
简单说,就是把过去 20 年在中国的模式,拿到东南亚再复制一次,且未来全球化的趋势减缓,销售地与生产地的距离将拉近,比如中国卖的产品在中国生产,北美卖的产品在美国或墨西哥生产,东南亚卖的产品就在东南亚生产,转移阵地的操作模式,也不用怕中国生产的产品会跑来抢自己的生意。
▲ 纬创正在把生产基地往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这些东南亚国家移动。(Source:纬创法说会简报)
整体结论
台股的代工业者,虽然过去 10 年获利能力稳健,资产负债表也极其漂亮,但本益比总是在 8~10 倍之间打转,尽管丰厚的现金股利让长期持有的投资人不至于赔钱,但要靠这些股票赚取可观的报酬率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原因就出在未来营运展望缺乏惊喜,一家公司的未来如果有可预测的天花板障碍,市场对它的评价就高不起来,而管理阶层的老化,更让这些公司像是一群老人,年复一年重复做一样的事情,且毫不意外的产生一样的结果,随着中国厂加入 iPhone 供应链,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如果代工厂想提高自己的市场评价,势必要尽快加速在东南亚供应链的发展,毕竟从台湾代工业者的思维模式与历史包袱来看,与其思考转型,不如转移生产基地,并搭上另一个大型经济体的成长列车,才是比较务实的作法。
(本文由 股市小 P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Unsplash)
延伸阅读:
- 纬创售中国 iPhone 产线给立讯外资看法两极,代工生态转变冲击相关股价
- 纬创代工 iPhone 中国厂拟以 138 亿元售予立讯,年底前完成
- 立讯跨足 iPhone 代工,分析师:可能威胁和硕鸿海
- 纬创售厂,iPhone 产能迁徙走到关键节点
- iPhone 新机将至,机壳三雄下半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