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大厂三星、华为近日先后发表了折叠手机,产品也规划 Q2 陆续推出,手机零组件业者认为,折叠手机要普及,前面还有三座山头要爬,最大问题就是订价太贵,以三星、华为 6~8 万元的价格来看,价格还在“喜马拉雅山”,价格区间带恐怕“要往下移不只一阶”,至少要降到 3~4 万元,才有机会吸引中间族群,而如果将折叠手机视做手机结合平板 2in1 产品,对于有文书处理需求的族群,这也是较可接受的价格,另外,折叠薄度与实用性也是折叠手机能否跃上主流的关键要素。
改善薄度,机壳、轴承厂有发挥空间
手机供应链业内普遍认为,当前最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价格,而有金属机壳业者认为,第二要解决的问题则是薄度,业者指出,从当前设计趋势来看,产品薄型化的过程仍在持续中,就算是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设计,厚度也都还有持续改善的空间,而从此次三星与华为折叠手机看来,三星厚度仍有 17mm,华为虽控制在 11mm,不过整体设计也还有再优化的空间,业者强调,薄度对整支手机外观、风格,以及它是否够格称做一支旗舰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金属机壳业者认为,要维持折叠手机的强度,又兼顾薄度,而且又要搭配旗舰机应有的质感,轻金属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业者甚至直言,如果折叠手机起来,代表“金属机壳的时代又来了”。
除了薄度,“精细度”也仍是一大考验,金属机壳业者举 2004 年 Motorola 推出的贝壳机 RAZR 为例,从外壳到内部键盘都完全使用金属材质,折叠手机身厚度则只有 13.9mm,以当时技术而言,RAZR 可说是贝壳机的工艺巅峰,而且由于折叠手机外观有上盖与下盖两片,对于机壳业者来说,两片金属机壳虽是分开制造,但最后则必须能做到完美的贴合,而且还要考虑加入轴承的状况,不能有前后左右偏离或是晃动的情况,放到现在来看,难度仍然相当高,非常考验开模的精细度,业者认为,在面板可折叠手机的时代,将带给机壳厂更大的挑战,不过也将拉开竞争差距。
也有轴承厂业者指出,单就折叠薄度而言,华为比较到位,也较令人惊艳,三星还有改善空间,而这部分应可透过轴承设计让薄度再降,业内表示,不论是三星的内折或是华为的外折方案,其实都有相当的难度,华为选择外折虽然可避开折叠面板的 R 角问题,但需加强面板的强度,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还针对 Mate X 另外推出双面保护套,而三星内折虽然较能保护面板,但因 R 角问题,目前厚度还是让人说嘴。
在耐用度上,业内则透露,以旗舰机的规格来说,客户会希望面板与相关零件能承受 20 万次的开合,而三星甚至要求到 25 万次,不过未来随着高中低规格的产品线拉开,也有可能有些规格只要求到 10 万次、甚至更低。
折叠手机是未来产品,但实用性仍有分歧
至于实用性,这一部分的讨论则较为分歧,折叠手机是面向未来的产品,而回顾过去智能手机崛起,则颇类破坏性的创新,不过智能手机的需求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将 MP3、PDA、相机等功能一一整合,除了整合许多功能外,智能手机也带来延伸的应用──就是大量的 App 兴起,而谈到折叠手机,目前手机厂大多强调多功、大屏幕视觉体验,试图整合既有的平板电脑,以及先前在手机本来就有、但做的并不是很好用的“多工视窗”,不过也有业内质疑,目前手机厂所提出的应用情境是否真的构成消费者必要需求?除了具备文书处理需求的族群,对于最大一块的中间族群,折叠手机的应用恐怕还需更丰富或更厚实,才有办法说服消费者买单。
在普及度方面,这又必须回到价格上做打转,不论是手机业内或相关零组件供应链,都认为价格不降不行,不过业者也都坦言,先不论折叠手机这种新型态的产品,就现有智能手机而言,spec(规格)越开越高,加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虽然近期内存的价格有下来,但整体手机元件的成本还是高,价格区间要再往下很难,而以折叠手机来说,用到相当多的新技术,业者认为,短期间内要看到明显的降价空间不容易,需要更多的新技术或工法,让零组件能更顾到品质、但又能做到更好。
而根据 WitsView 预估 2019 年折叠手机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仅 0.1%,到 2021 年则估为 1.5%,目前智能手机全球年出货量则落在 14~15 亿支,业内认为,折叠手机要普及恐怕没那么快。
在供应链方面,三星首支折叠手机除了采用自家的 OLED 面板,关键的零件轴承,据了解也由韩厂 KH Vatec 接单,大多数供应链仍以韩厂为主,至于华为折叠 OLED 面板据传则由京东方供应,至于轴承则传由台厂奇鋐接单。
(本文由 MoneyDJ新闻 授权转载;首图为 Galaxy Fold;来源:三星)
延伸阅读:
- 折叠手机元年揭幕,非蘋阵营抢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