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时,天文学家发现 1 颗奇怪恒星“KIC 8462852”,其光度有数个非周期性小骤降,被怀疑外围可能有某种大型结构遮蔽,科幻点来说比如:放在太空轨道的太阳能板,使这颗恒星成为受关注的外星文明目标。最近,天文学家陆续发现十来颗恒星也表现出类似行为,或将进一步揭开谜底。
KIC 8462852 是一颗 F 型主序星(F-type main-sequence star,通常也称黄-白矮星),距离地球约 1,480 光年,依发现它的天文学家昵称为 Boyajian 星或 Tabby 星。
KIC 8462852 也还有另一个有趣绰号,称为 WTF 星(“Where’s The Flux?”的缩写),原因是天文学家 Tabetha S. Boyajian 团队,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数据中分析凌星现象时,发现 KIC 8462852 的光变曲线异常凌乱,2015 年时并就此发表“恒星亮度异常起伏”的论文。
简单来说,1 颗与木星差不多大小的系外行星在绕经母恒星前方时(从地球观测角度来看),只会造成母恒星亮度下降 1%,然而科学家在 2011 年 3 月 5 日时,发现 KIC 8462852 的亮度骤降 15%,之后另一次更骤降 22%,太空中不存在如此巨大的系外行星。
后续观察还表明 KIC 8462852 有数个非周期性小骤降,每次降低的强度也都不一致,从恒星光谱可知,KIC 8462852 也并非自身亮度与电磁辐射会发生变化的变星,搞得研究人员相当困惑。
一些科学家对此特例现象提出许多假说,比如资料伪缺陷、宇宙尘、小行星带等,但都无法完整解释资料,研究人员因此提出了戴森云(Dyson swarm)可能性——高等外星文明假说。
戴森云是一种假想包围母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用来捕捉恒星巨大能量,是极先进文明的技术,由数学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很有可能就是人类梦想中的巨大太空太阳能电站,这种大规模人造物体会大幅改变恒星光谱,如研究人员观察到的异常光变曲线现象。
不过最近,林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 Edward Schmidt 发现了十来个和 KIC 8462852 类似的恒星了。Edward Schmidt 从北天变星调查(Northern Sky Variable Survey)监测的 1,400 万颗恒星中,寻找出现类似变化的对象,接着利用全天自动超新星搜索计划(All Sky Automated Survey for SuperNovae,ASASSN)数据排除可被解释的光源,最终筛选出 21 颗异常恒星。
Edward Schmidt 再将这些恒星分为两类:“slow dippers”与“rapid dippers”,前者与 KIC 8462852 恒星相似,后者光度骤降甚至更高,如果再利用欧洲太空总署盖亚卫星的资料分析,则会发现这些恒星通常是质量与太阳差不多的主序星、或质量比太阳大 2 倍的红巨星,也许我们并没有找到潜在外星文明,只是缺少这种恒星的分类。
新论文发表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Alien Megastructure’ Star May Not Be So Special After All
- Astronomers Reveal More Than a Dozen ‘Alien Megastructure’ Stars
(首图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