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地球上的关键生命基石真的来自宇宙深处吗?科学家说:是

2025-04-07 213

地球所有生物都需要有机体和能量才能复制,没有这些最基础的生命基石,地球这些生物体将不复存在,甚至根本不可能出现。然而,生物学家迄今仍对生命基石其中一个关键组成──磷酸盐(phosphate)所知甚少。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ānoa)Andrew Turner 等人研究指出:他们找到有利的新证据,能证明这个这个关键组成应该是在外太空产生,在形成后的最初 10 亿年,经由陨石或彗星传递至地球,这些磷化合物逐渐与地球生物细胞的生物分子融合,最终形成今日所见。

(Source: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Turner 等人认为:分子生物学的生命基石里,磷酸盐和二磷酸(diphosphoric acid)是两个最重要也最必要的成分。它们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而染色体是由 DNA 组成,DNA 携带基因讯息。和细胞膜的磷脂(phospholipid)和负责运输能量的三邻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一起,这些要素出现在所有收物体,形成自我复制的材料。

Turner 等人复制并模拟包覆着二氧化碳和水的星际冰粒,在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凯克天文化学研究实验室(W.M. Keck Research Laboratory in Astrochemistry)里,有个冷却至绝对温度 5K(约摄氏零下 268 度)的极度真空室(vacuum chamber)进行实验。这些冰粒和磷(phosphine,磷化氢)遍及各个低温分子云。当曝露在以高能电子模拟宇宙射线的电离辐射中时,如磷酸(phosphoric acid)和二磷酸等多种磷含氧酸(phosphorus oxoacid)都能经由所谓的非平衡化学反应(non-equilibrium reaction)合成。

(Source: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在地球,磷对生命体是致命的化合物;但在星际介质,奇特的磷化学反应却可促进稀有的化学反应途径,促使诸如磷的含氧酸等生物相关分子形成,最终诱发现今所知的生命分子演化。

科学家表示,借由结合激光、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和气体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s)的复杂分析方式,他们最终得以在实验中侦测到磷含氧酸。这种化合物也可在如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这种彗星所含的冰中形成,彗星含有磷源,科学家相信这些应该就是来自磷。Turner 等人表示,这项分析技术也可应用到侦测爆炸物和药品的微量元素之类工作。

既然彗星含有至少部分太阳系原行星盘(protoplanetary disk)的残余物质,这些化合物便能追溯至太阳系形成之前的星际介质时期,当时的星际冰粒有足够的磷,可应付后来诞生生命基石所需的化学反应。

经由陨石或彗星传递至地球后,这些磷含氧酸可能已应用到地球的益生元(prebiotic)磷化学了。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含氧酸的合成过程,对解开水溶性益生元磷化合物的来源非常必要,也可借此了解在地球和宇宙其他类似可形成生命体的地方,它们如何合并成生物体的。简单地说,说不定就能解开生命由何而来的千古之谜?

  • Did key building blocks for life come from deep space?

(本文由 台北天文馆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pixabay)

2019-03-11 09: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