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巨股价今年初自 353 元起涨,7 月 3 日冲上 1,310 元最高价,却又在一个多月之内大幅修正,至 8 月 17 日收盘 630 元,股价跌势相当惨烈。这段期间,从自设停损、丙种金主断头、再到融资断头,造就一批批“被动难民”。
投资股市有赚有赔,本来应该输赢自负,长线而言,最重要是观察老板性格,看他在什么时间、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配合日后检视绩效,了解行事风格;再配合总经、产业、公司公告数据,更可研判言行是否一致,得到一个大致的轮廓,用来提高长期投资的胜率。
国巨是今年市场上最热门的股票,上半年大涨 270%,下半年至 8 月中又大跌 55%,一度身居股后,成交金额经常是台积电的好几倍。从新闻事件到股价走势,愈来愈多问号浮现在股民心头,国巨发生的几件“奇谋”也好,“怪事”也罢,前因后果值得好好想一想。
8 月 14 日在批踢踢上,出现一篇“被动惨户”心得,他在 8 月 13 日台股大跌 200 多点时,忍痛卖出持有一个多月的国巨,因为把现股换融资来摊平,账单显示亏损 76%、100 多万元,5 年来省吃俭用全泡汤。这位股龄 10 年的网友自认严守纪律,却难逃“陈董一次次信心喊话”,错失了执行停损的时机。
怪事一 》董事长露面利多出尽?
国巨董事长陈泰铭对公司的公开喊话,今年以来有 2 次。第一次是 6 月 5 日股东会,说MLCC(积层陶瓷电容)供给缺口到 2019 年,并谢绝媒体采访;第二次是 8 月 8 日亲自主持法说会,据了解,一般媒体及法人看到通知,早已报名额满,即使管理几十亿元的操盘人,一样被拒门外,心中自然不是滋味。
陈泰铭在法说会上表示“市况比 6 月股东会更乐观”;对于供需缓解“百思不得其解”;“我对于供需不平衡会持续很久,没有任何怀疑”;“客户缺货缺到不知道怎么办”等等。法说会后,即使法人的报告一致看好,股价却是从 742 元直线下杀跌破 600 元。
以投资心理分析,公布好消息股价却大跌,即使本益比再便宜,也会合理怀疑“有更聪明的大单在出货”,先卖再说是选项之一,但就如同戏院失火,太多聪明人在里面,同一时间行动一致,反而演变成逃生困难的局面。
国巨 2017 年启动 MLCC 涨价,2018 年股价大涨,但是陈泰铭今年 1 到 5 月都没有公开谈论产业市况,也不接受媒体采访,股价从 300 多元飙上 1,200 元。奇怪的是,陈泰铭在 1 月、4 月接受专业财经报纸访问,却是以老饕及品味男的形象大谈士东市场美食以及家宴料理,他的好品味无庸置疑,但这些内容实在吊足了投资人的胃口,从行销学的角度似乎很有饥饿行销的 fu。
接着,陈泰铭在 6 月股东会释放利多,7 月 10 日“外部大股东”前妻释股套现 120 亿元,由几大外资接手,公司随后还启动库藏股宣示护盘;8 月法说会又比 6 月更看好,股价却是连环下杀。三方比对董事长的发言时机、内容、股价走势,事后诸葛回想,在半信半疑中失去戒心、老板看好后加码买进,却又在大跌压力下停损或断头出场的投资人,受伤最为惨重。
▲ 陈泰铭艺术眼光极高、又擅长厨艺,艺术品、股票、房地产三头赚,许多人公认他绝顶聪明。
怪事二 》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加码 成本是市价的 5.3%?
陈泰铭股东会传达乐观,前妻接着高价释股,股价一路大跌后,筹码的归宿当然是法说会的焦点。对此,他在法说会感性地回应“前妻只有一个”、“家庭主妇,不会这么厉害抓到最高点”,结论是:都是银行的安排。
接着,他透露首席执行官张绮雯买了 1,000 多张,他本人在 8 月份也会增持 2,000 多张股票。一般来说,首席执行官及经营层增持股票可归为利多,不过,陈泰铭似乎只说了一半,没有提到他们的成本。
事实上,国巨为激励员工,订有员工认股权计划,包括高阶经理人、员工都有权利,认股后闭锁 6 个月即可出售。虽然董事长陈泰铭是资方,却也是“员工”,原来他身兼“策略投资管理委员会主委”,这个身份让他拥有认股的权利。
根据统计,2017 年国巨的员工共认购 303 张股票,均价 45.73 元;2018 年上半年又认购了 1,541 张,均价 58.2元,张绮雯就是在第二季参与认股,资料显示,她在 6 月份增持 1,175 张,以认股权均价计算的成本为 6,838 万元,但某媒体却以 6 月市场均价 1,085 元,说她“斥资 12.75 亿元买股,显示对营运乐观”,完全不正确。
上市柜企业以员工认股权做为奖励很常见,实务上,董事长多具有“员工”身份,以便参与,可认股数一定很多、通常是前三多,这已经是常态。而国巨股价大涨又大跌,投入真金实弹的投资人近期受重伤,当然要比较各类筹码的持有成本,才能研判筹码是否稳固。如果高阶“员工”是低成本认股,有宽广的“护城河”,持股风险与一般投资人大大不一样。
怪事三 》前 11 次库藏股都为“股东权益”,这次天价库藏股却为“员工”?
事实上,张绮雯行使认股权买进 1,000 多张国巨,认股价格 58.2 元,只有 6 月平均市价 1,085 元的 5.3%,即使国巨股价腰斩,认股价也不到市价的 10%,这真的是筹码利多吗?而陈泰铭在 7 月也增加 7,321 张股票,其中 5,000 多张是股票股利,另外 2,000 多张确定不是从市场买进,应为执行认股权,虽然要缴税,但认股价格和市价天差地远,以这类消息“提振”投资人的士气,听起来感觉怪怪的。
陈泰铭前妻释股进账 120 亿元,买方的资金实力应该也很雄厚,照道理,这些大基金比一般人专业,敢买总要赚钱吧?但是,国巨股价此后离 1,000 元愈来愈远,市场流言四起,公司 7 月 17 日董事会决议实施库藏股,买回上限是 250 亿元。
国巨的财务操作很灵活,历经多次减资,这是第 13 次执行库藏股,目的是“转让股份予员工”,价格区间订在 632.8 元到 1616.8 元,在台股历史上,国巨在股价 900 元左右宣布库藏股,是极为罕见的高价库藏股,目的要转让给员工;然而,公司为何要高价买股再转让给员工?
如前所述,国巨订有员工认股权计划,目前计划的认股截止日到 24 年,要发股票给员工,让他们执行认股权即可,6 月份的认股价才 58.2 元,为何要动用公司现金,还以每股 600 元到 1,600 元来买?对公司未来发展真的有好处吗?还是有什么压力一定要买股票?
更奇怪的是,国巨从 2004 年第 2 次,一直到 2017 年第 12 次库藏股,这 13 年间连续执行 11 次库藏股的目的,都是“维护公司信用及股东权益”,其中执行价格最高的就是第 12 次的 52.2 元到 109.3 元,为何第 13 次库藏却变成转让给员工?而不再是维护公司信用及股东权益?难道和股价位置高低有关吗?
对此,国巨的发言体系解释,此次库藏股是为了 2014 年以后进来的员工而设置,他们不能参加 2014 年提出的员工认股计划,为了吸引人才,才会买库藏股,未来也会以此批买回的均价转让给员工。至 8 月 9 日止,国巨共投入 24 亿元,买回 2,965 张,均价 816 元,较 8 月 17 日收盘价 630 元高出 22%,等库藏股执行完毕,能否以买进均价吸引到 2014 年以后的新进经理级员工认股,值得观察。
今年 5 月 10 日,彭博资讯曾报导,在 MSCI 全球指数成分股中,自 2017 年初以来国巨股价飙涨908%,拿下冠军宝座,如果以7月3日最高价1310元计算,2017年以来是涨了2158%,接近 22 倍,如今股价较高点腰斩,回顾过往种种,并配合日后公司获利成绩单,或可做为投资人宝贵的一课。
(本文由 财讯 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国巨法说会,芯片电阻 MLCC 供不应求将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