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期因上市生技公司浩鼎在抗癌药品研发的解盲过程的不顺利,造成市场上一连串的风波,甚至引发政治人物的口水战。不过,被视为台湾下一波重点发展产业的生物科技依旧持续热潮不退。8 日,自中研院技转而成立公司的糖基生医正式宣布突破技术,发展出均相化的抗体技术,使得对抗疾病的药物得以在单一糖分子的结构下,强化药效,并且降低成本。
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吴宗益指出,在目前全球超过一兆美元的药品发展中,有 6 成以上的新药属于是单株抗体。但是,碍于现行技术的限制,使得目前市售的抗体药物在糖分子的组成上皆不是单一成分,而是由有多种不同糖分子结构所混合而成。如此,不但使得在制造过程中技术繁复,也无法完全完全掌控药效。
吴宗益进一步举例说明道,以针对淋巴癌治疗的抗癌抗体药物“莫须瘤”而言,其中就存在 53 种不同的糖分子结构。因此,为克服抗体药物为“非均相”性糖分子所组成,进而衍生的品质不易掌控、高生产成本、安全性及药效等问题。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与糖基生医合作,发展出“均相”化抗体技术。利用酵素反应,将抗癌、抗流感及自体免疫疾病等抗体药物之糖分子混合物,改造成具单一糖分子结构的均相化抗体,进而了解不同抗体的最适化糖分子组成。
而透过“均相”化的过程,发现抗癌、抗流感及自体免疫疾病 3 种不同疗效的抗体,皆需同一个糖分子结构。此重要发现,即可用于改善现有抗体与针对癌细胞的糖分子之新抗体上,增强自药效。并且,合作团队所开发出的模组式合成法,仅需利用 30 种不同模组结构,即可合成出人体糖蛋白中超过 2 万种N-型多糖结构,这些多糖分子将是研究糖蛋白功能及制作糖芯片最有效的工具。
本次,结合中研院技转给糖基生医公司的糖芯片技术,将糖芯片上的糖分子密度提升,并去除传统糖芯片所遇到糖分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透过此种糖芯片,在此研究团队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及斯克里普斯研究院合作下,已经准确地解析出在传统糖芯片上无法显现的抗艾滋病抗体之抗原结构。
目前这样的研究发展成果,已于 2015 年底及 2016 年初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中,并已引起国内外学界及药厂的高度重视。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