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女性来说,进入更年期是衰老的自然阶段,然而,更年期在动物世界其实相当罕见。为什么?一个有名的理论称为祖母假说(grandmother hypothesis),认为女性永久失去生育能力后,会转而将精力放在照顾后代的后代(孙字辈),从进化角度来看,有益于血脉传承。
过去,祖母假说备受争议,原因是没有数学基础做为支持,直到最近,两篇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的新研究首度收集 17~18 世纪数据,量化出祖母对孙子女存活率的影响力。
第一个研究取用工业时代前(1731~1895 年)芬兰教会存取共 5,815 名儿童的资料,当时妇女平均生育 6 名孩子,但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于 5 岁前夭折。芬兰图尔库大学研究人员分析后发现,如果外婆住在后代家庭附近且年龄介于 50~75 岁之间,则其 2~5 岁的年幼孙子女存活率,较外婆已故者增加 30%;至于父系这边的祖母对孙儿整体存活率没有什么影响力。
但当祖母年龄超过 75 岁时,2 岁以前孙儿的死亡率又较祖母已故者提高 37%,如何解释这个吊诡现象?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学未参与研究的人类学家 David Coall 怀疑,由于当时的家庭环境多为三代同堂,父母可能需要在照顾年迈、缠绵病榻的老人与哭闹幼儿间做取舍,最后结果就是婴幼儿夭折。
(Source:pixabay)
第二项研究中,另一团队想了解如果外祖母居住地与后代家庭相隔甚远,是否也会因此影响孙字辈的寿命与健康情况。研究人员使用 1608~1799 年间,法国移民者定居加拿大圣罗伦斯河谷后,由法国天主教牧师详尽记录了 150 年出生、结婚、死亡的数据,归纳出 3,382 名外婆与 56,767 名孙字辈,而结论再度支持于 1960 年代提出的祖母假说。
研究发现,外婆与女儿的家庭距离每增加 100 公里,女儿的孩子就会减少 0.5 个,当外婆在世时,长女的孩子比幼女更容易活超过 15 岁。在该数据库中,1 个祖母的孙子女数量从 1~195 人不等,相差悬殊。
目前已知具有明确更年期现象的动物只有 5 种,一个是人类,另外 4 种都是鲸鱼;有些灵长类动物表现出更年期特征,但这些动物的寿命与繁殖期差不多长而已,不像人类,在更年期结束后还有好长一段人生路要走(没意外或病痛的话)。
当然,这些新研究或许能解释更年期是人类等少数动物特有的进化过程,但并未明确证实更年期和祖母假说一定有关,许多研究一直在探讨更年期的奥秘;这也可能不适合套用在现代社会,因为现代人平均生育率降低,不再倾向三代同堂。有趣的是,研究人员相信探讨祖母的存在,也许可以解释现代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Evolutionarily, grandmas are good for grandkids — up to a point
- Living Near Your Grandmother Has Evolutionary Benefits
- Studies add weight to “grandmother hypothesis" as reason humans evolved menopause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