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大概从 4、5 年前开始,就都是用‘大中华区’的名义在谈(授权)。”谈及中国近年在亚太新药市场暴增的“存在感”,某大药商资深副总语气透露一丝苦涩。
以前,台湾药品市场不是原药厂直接在台设分公司销售,就是台湾代理商拿授权;近年来,新兴崛起的中国药厂却以制霸姿态和原药厂谈,一谈就是“大中华区”代理权,台湾也包含在内。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味的宁静战争,争夺的,正是被美国总统拜登视为4大战略物资之一的“药品”。拜登将药品等同于“半导体芯片”、“电动车电池”、“稀土”一样,视为一定要降低对中国依赖的重点,但如今我们正在失去原有控制权,一步步踏进中国的天罗地网中。
买不到BNT疫苗的背后 新药在台湾代理权版图,中国占29%
这5年,虽然美国公司仍是台湾新药代理的第一名(占比40%),但中国(占比29%)击败日本跃升第二,成为台湾绝对不能忽视的力量。
去年11月初,台湾和德国生技公司BioNTech谈判“辉瑞/BNT疫苗”(下称BNT疫苗)授权破局,背后原因,无不指向拥有台湾代理权的中国药厂“上海复星医药”。至今,BNT疫苗授权还没有着落,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甚至意有所指称:“有人不希望台湾太高兴。”
台湾攸关人命的疫苗进口,竟然得看中国脸色。如今,这令人不安的政治阴影,不只笼罩疫苗谈判,也笼罩癌症、抗生素等新药。
猎药手法一:天价抢药 政策助攻养大海归派,砸钱打乱行情
谈及中国近年新药产业的迅猛崛起,现为法德药首席执行官、长年征战国际新药授权谈判的锺裕民,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国海归人才。他回忆,差不多2008~2012年间,大量中国药界“海归”开始回国,“过去是出去4个、5个才有一个回来,近几年出去和回来人数已差不多相等。”
海归人才迅速成立了一家又一家的中小型生技公司,凭借丰厚的资金来源,以弯道超车企图在海外积极猎药。
回忆起“BNT疫苗破局”事件,锺裕民表示,中国武汉封城是去年1月23日,但复星何时拿到大中华区授权呢?
“答案是3月,且重点是复星还比辉瑞(与BNT达成共同开发疫苗协议)早了几天。”锺裕民强调,这显示上海复星对全球新药产业非常了解,有很深的knowledge(知识),且整个组织的行动力非常高。
曾任天使投资人多年、工研院旗下创新工业技术移转股份有限公司(ITIC )总经理瞿志豪回忆,“2018年前后当时,我听闻一个美国团队(投资新药公司)Pre-A Round(A轮前融资)的估值,大约是1,200亿美元,而中国一开口,就说他们可以给到2,000亿美元的valuation(估价),这几乎是加倍的价格在投。”他感叹,“价格那么高,美国VC(创投)当时就抱怨说,中国把行情都打乱了。”
猎药手法二:入股换授权 A轮就卡位,取得决策话语权
除了靠“天价”抢药,中国公司还有一个确保猎药成功的撒手锏:“入股”。
再回到上海复星的例子,在3月15日的公告,除了谈及BNT授权费,上海复星还提到这么一段:“复星实业拟以每股31.63美元价格认购BioNTech新增发行的158.08万股普通股,认购金额约为5,000万美元。”
一位国内药厂主管观察,用“入股换授权”的方式,不是只有中国如此,过去美国许多药厂也是用这方式操作,但“中国学得特别快”。
中国药厂来势汹汹,难道台湾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去抢大中华区代理权?
一位药商副总解释,各国对药品都是严加管制,“我们谈大中华代理,付了一大笔钱后,结果进不了中国市场,相比对方进不了台湾市场,谁的损失比较大?”
一位国内指标药厂高阶主管忧虑地指出,这其实已是“国安层级”的问题,因为药品不同于其他产业,不只是攸关经济发展,还有明显的“战略价值”。
“试想,一旦中国透过大中华区的名义,取得的品项愈来愈多,那么有一天,我们根本不用战争,就自然统一了,因为届时我们的药都要跟中国公司要。”
“受制卖方最痛苦!”这是陈时中面对疫苗进口迟缓时的无奈,而他当时所言的“卖方”还是指“其他主要国家”。然而当未来有一天,这个“卖方”是指向对台湾有高度敌意的中国时,台湾应该何去何从?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今周刊》;首图来源:BioNTech)
延伸阅读:
- 陈时中揭露取得受阻后,BNT 承诺疫苗会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