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如今以创新之国闻名于世,不仅台湾人十分羡慕,更小的国家也努力想向以色列看齐,其中就有 2008 年宣布独立,虽有超过百国承认、却还无法加入联合国的科索沃。从战争阴影走出的科索沃百废待举,认为创新是立国唯一的道路。
科索沃把目光看向以色列,认为以色列既然能以小国寡民,在冲突遍地的“世界火药库”中东成为创新之国,科索沃何尝不能在“欧洲火药库”巴尔干地区成为创新之国?科索沃想成为巴尔干地区的第一个新创国家。
2008 年独立以后,科索沃一直面临经济困境,尽管每年经济成长率达 4.5%,但仍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平均薪资仅 200 欧元,只有欧洲平均 2,000 欧元的十分之一,失业率更高达 30%。科索沃是欧洲年轻人比例最高的国家,但年轻劳动力却无处可去,大量离开科索沃。
致命的是,离开科索沃的年轻人,并非因为低薪、无业而离开,相反的,大多是能力最强的高薪年轻人先离开,这些人并非因为薪资太低活不下去只好出走,而是对政治毫无进展、国家发展受到阻碍,20 年如一日,毫无职涯发展的机会,因此决定离乡背井闯天下。
要是没办法找到工作,就只能自己创业创造工作;科索沃的农业与工业品受塞尔维亚抵制难以出口,农工业无法存活,那就只能发展无国界服务。
科索沃认为该国年轻人有许多潜力尚未发挥,于 2012 年成立科索沃创新中心(Innovation Centre Kosovo,ICK),创始资金来自挪威-的资助,目前一年预算 40 万欧元,资金主要来自瑞典,另有欧盟、德国、美国大使馆,以及科索沃本国的创新部出资。
科索沃创新中心希望让年轻人认为参与创新中心,是个能把他们的想法发展为可永续性商业的好机会,年轻人把自己的创业想法带来中心,中心担任育成、创新加速器的工作,提供有经验的服务与计划,协助他们加速新创事业发展。
想成为巴尔干的以色列
这样的概念并不是新观念,创新加速器全球各国多如牛毛,大多数都以失败收场。科索沃创新中心经营 7 年下来,如今成为巴尔干地区最成功的创新育成中心之一,共有 250 名员工,每年举办 360 场新创活动,包括黑客松、新创训练营、研讨会、线上研讨会等,各式活动总计有 4 万人参加,而每年进入中心总人数更高达 7 万人,访客平均年龄仅 23 岁,社群网站有 13 万追踪者。
中心协助多达 400 件产品发展与上市,协助成立超过 170 家新创企业,包括 ZagApps、Solaborate、Gjirafa.com、ZombieSoup 等,创造 1,000 个工作机会,并在美国航太总署(NASA)太空 Apps 挑战中赢下 30 个奖项。2017 年科索沃 IT 产业总营收仅仅 43.6 万欧元,2018 年成长至 91.2 万欧元,成长超过一倍。
科索沃创新中心育成的新创事业,有儿童教育领域的 Labbox 与 jCoders Academy,教 8 岁小孩基本程式与机器人知识,如今在科索沃有 5 个教学中心,学生超过千人;有 3D 打印机公司 Formon,制造售价 599 欧元的 3D 打印机;有论文服务公司 Platforma Akademia,发展算法,跨不同语言,找出论文抄袭。
科索沃想成为巴尔干的以色列,也受到以色列本身的支持,以色列邀请科索沃官员访以,以色列外交部巴尔干部门表示,虽然两国无正式外交关系,但以色列欢迎双方合作,近年来,以色列有开发者人才荒,可以利用科索沃廉价的开发人力,以色列可将部分原型测试、程式开发等研发工作外包给科索沃。
科索沃目前还是面临重重阻碍,德国、瑞士、北美是最有潜力的主要目标市场,但科索沃企业在这些目标市场缺乏商业接触,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商业合作伙伴,造成发展相当大的障碍。目前科索沃的主要卖点也只在于薪资低廉,科索沃创新中心请来美国讲师,对学员表示:“我们最终目标不是保持低薪,这也不该是卖点,我宁可付你们多一点,让你们开心。”
但科索沃的确在数位经济发展快速,网络普及率也高达 85%,这部分是科索沃创新中心的功劳,但全球各国条件更好的育成中心都大部分失败,科索沃创新中心何德何能,能在一个一贫如洗的国家相对成功呢?或许一贫如洗正是原因,传统农工产业受到打压,只好发展服务,国界受到封锁,只好发展数位经济,穷到找不到工作,只好创业,这只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老道理。
- Kosovo, copying Israel, sees itself as next startup nation
(首图来源:Flickr/Hector Montero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