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李克强于 2015 年 3 月举行的人大会议中曾无奈表示:“我曾参访过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网络速度甚至比北京还快。”
这些话正透露出中国在商业发展中的困境。
即使在今年的 12 届人大第 3 次会议中,李克强曾经发表过中国网络战略,认为这是今年中国的重点发展战略,将互联网、云端、大数据、物联网结合在一起,甚至设立了 400 亿的网络创投基金,协助扶植产业创新。
最近中国的 GDP 与经济成长的力道放缓,甚至被认为印度的成长力道将会于今年超过中国,其中一部分原因,被认为是中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开始放缓。中国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于 2015 年 1 月的汇报中,已经公布了明确数据,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弥补中国正放缓的工业发展。
北京已经知道互联网的发展,对于商业进步来说有多么重要,电子商务在中国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在 2014 年的网络零售营业额比起 2013 年足足增长了 49.7%。
近年来台湾在网络发展上,经常都以中国的网络发展商业模式作为借镜:微信、阿里巴巴、微博等中国网络巨擘的发展,都被认为是极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同时于网络商场成功的企业也来台湾大举征才,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成功借镜。
不过另外一方也有看法认为这是因为大陆企业得益于封闭的网络环境,也就是俗称的“防火长城”。包括 Google、Facebook、Youtube 等网络服务,甚至是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彭博(Bloomberg)、路透(Reuters)等国际知名媒体也都无法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中。
这些“防堵行为”让中国网络企业得以受到保护,得益于中国庞大的内需,这些企业可说是快速地“超英赶美”,成为庞大的企业。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者鼎立于亚洲的网络霸权,就是得益于防火长城的保护得以增长如斯,甚至得以进击西方。
企业的本质是贪婪的,当这些企业得益于防火墙内部的保护而成长时,想要跨出国外就有可能受到限制与检验,例如阿里巴巴在国外就遭遇假货问题的质疑;而在中国境内极为成功的《刀塔传奇》,也在台湾面临侵权诉讼,甚至立即修正游戏内容以避免问题;小米也一直再三被人质疑与苹果之间“致敬”的关系。
长久以来的中国“山寨品”文化,造成中国企业跨入国际时面临压力,即使内需依然强劲,但这些企业的成长空间已经压缩,而网络带来的商机则为中国接下来重要战略的一环。
网络锁国机制
▲ 这是香港占中时期由路透所做的微博“审查过滤”调查。
近年来中国更为严格地控制讯息流通,除了已经被防火墙挡住的 Facebook、Google 搜寻等,甚至 Gmail 也正式被阻隔在防火墙之外,使用者只能透过 VPN 连线才能无阻碍地上网,但透过 VPN 也会让使用这些网站的体验造成问题。
根据 IDC 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云端服务商业规模于 2014 年达到 11 亿美金,而今年预计还会增长 45% 达 15 亿美金之谱。不过中国还没有提出因为网络审查而造成的网络延迟要如何解决的方案。
外籍的商务人士也因为内容审查造成极大的困扰,包括如果需要收发电子邮件、或是观看公司的 Twitter 等,都必须透过 VPN 才能处理,一名在中国工作的外籍主管表示,中国的防火长城让他损失了 20% 以上的工作。
欧盟的中国商业联合团体在 2015 年 2 月发表研究表示,有 86% 在中国工作的欧洲藉人士认为,中国的网络延迟问题对他们的工作产生问题,这个调查比起 2014 年 6 月的调查增加了 15%。
根据专门在监控中国防火长城的 GreatFire.org 网站创办人查理‧史密斯(Charlie Smith)表示:“中国当局必须衡量讯息过滤抑制经济成长的问题,他们不能兼得。”
中国厂商称不受影响
不过美国商务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研究表明,互联网的经济利益大部分都来自于电子商务,而这部分的业务很少会受到网络审查机制的侵扰。该公司估计中国的互联网应用在 2025 年将占该国 22% 的 GDP。
事实上,麦肯锡在长达 120 页的报告中完全没有使用过“审查 censorship”一词。
广州电子商务咨询公司艾媒咨询首席执行官张毅表示,中国的网络审查主要是针对媒体部分,商业运作不太可能因为网络审查遭受问题。一位中国电商的高阶主管甚至对金融时报开玩笑地说:“我们不卖‘法轮功’的衣服就好了,事实上网络审查并没有真正影响我们的生意。”
目前中国政府所制定的网络战略,主要是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做整合,例如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农业都能够与网络结合才是最终目标。
中国政府与网络的矛盾
北京所描绘的网络蓝图可以让中国继续迈向经济成长的道路,但北京也将面对网络越发茁壮、成长的矛盾。
像面对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国内已经越发强大的网络企业来说,他们对政府的话语权也将越来越高,为了能让经济成长更顺利,北京势必得要在政策上做出更多妥协。
这两年来,中国政府似乎一直在探寻网络发展与政策制衡上的界线,包括用 App 的私家车服务问题,至今仍然悬而未决;一方面与阿里巴巴合作、却又批评阿里巴巴卖假货做制衡等。
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仍然鼓励新兴事业发展,虽然在 2014 年 3 月人行阻止了阿里巴巴与腾讯想发行的银行信用卡,但却又在今年允许了阿里巴巴与腾讯在网络银行开业。
这种政策的混乱也延伸到了审查制度上,2015 年中国最热门的影片“穹顶之下”,这部甚至连中国的环保部长都大肆赞扬的影片,也在一夕之间全面自中国的网络下架、消失。有些人会将这个问题归咎在高层之间的立场不同,但也显现高层现在对于审查的看法各不相同的问题。
跨国与锁国
这正是中国面临的尴尬状况,中国从今年开始经济成长已经趋缓,以往许多人说的“中国靠内需就够了”这句话,已经逐渐地不适用于现在的全球化景况。许多中国企业都有西进的野心,但在审查机制的作用下,也让西方市场对于中国产品的“信心”不足。
除了 Google 于 2010 年宣称遭受中国骇客攻击而退出中国外,2015 年初 Yahoo 据称也无法忍受中国的审查制度而撤离了中国。
即使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许多国际互联网企业包括 Facebook 等都曾经尝试借由自贸区进入中国市场,不过自贸区中的网络营运商条件都与中国本身相同:需要受到中国政府的言论审查箝制,因此这些新一代的网络服务如果要坚持立场,也很难进入中国市场。
即使强大如苹果也必须低头,虽然该公司发表声明称,不会将产品中的程式码交给中国政府机关,但也会配合中国政府进行内容审查,中国部分的使用者资讯也会专门储存在中国当地的云端服务器中。
但在互联网逐渐发展、加上物联网等更庞大的网络架构下,防火长城与审查机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即使电子商务不太会受到审查机制影响,但在物物相联的概念下,中国势必得将审查的触角伸到网络的每一个角落,但这也必然会影响到使用的体验,而在追求快速的时代,因为网络审查带来的“延迟”很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想想看你将如何审查更多的影片、更多的照片,如何发展出更多的辨识技术好让程式能够辨认更多纯文字无法审查到的角落。到底中国最终是会放弃审查制度,还是会发展出更“无缝”的网络审查机制呢?
(本文图片皆由达志影像/路透社提供)
参考资料:
- Chinese internet: Commerce and control
- U.S. Cloud Providers Face Backlash From China’s Censors
- Google 退出中国大陆事件
- Wikipedia: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