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Uber 终于搞定 Google 官司,发现滴滴已经坐在牌桌对面

2024-11-23 213

美国东部时间 2 月 9 日,Uber 与 Google Waymo 的官司进行到第 5 天。前 4 天早上 7 点 30 分准时出现在旧金山地方法院的联邦法官 William Alsup 直到 48 分仍未现身,又过了一会儿,Alsup 终于走进法庭:“女士先生们,我宣布,本案(涉案双方)已在今天上午达成和解。”

这场原本预计至少持续 3 周的案件,在案情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就这样宣告终结。

Uber 和 Waymo 的争端终于尘埃落定

2017 年 2 月 23 日下午,Google Waymo 正式控告 Uber 及尖端技术集团(ATG)副总裁 Anthony Levandowski。这场官司起因颇戏剧性:在光学雷达套件供应商发给 Waymo 的邮件附件里(显然是无意),Waymo 发现所谓 Uber 光学雷达电路板的机械图──设计与 Waymo 自研的光学雷达设计惊人的相似。

Waymo 开始彻查已离职加入 Uber 前核心技术人员 Levandowski,收集了大量证据,包括查出 Levandowski 离职前 6 个星期下载超过 1.4 万份、高达 9.7GB 的 Waymo 机密档案,随后他移除并格式化电脑,并尝试清除指纹;又找到解 Levandowski“作案”细节、愿意出庭作证的 Waymo 工程师;查到 Levandowski 早在 2015 年夏天就与 Uber 前 CEO Travis Kalanick 等 Uber 高层接触过。

▲ Kalanick(左)和 Levandowski。

一开始 Uber 曾激烈回应:“我们读了 Waymo 的声明,确定这是他们打击竞争对手毫无根据的尝试”。然而到了 4 月底,Levandowski 向 ATG 团队发信,宣布不再担任 ATG 负责人,同时不再负责 Uber 光学雷达研发。5 月底,Uber 直接宣布解雇 Anthony Levandowski。

所以,Levandowski 窃取 Waymo 知识产权基本证实,Alsup 法官甚至公开表示证据如此充分的案例闻所未闻。Uber 转而努力自证其自动驾驶技术未涉及 Waymo 的知识产权。Waymo 最初的诉求是,申请禁令彻底禁止 Uber 发展自动驾驶技术。

但最终,双方宣布和解。根据和解协定,Waymo 将获得 Uber 0.34% 股份,按照 720 亿美元估值计算,这些股份价值 2.45 亿美元。考虑到一个月前,Google 旗下 Google Ventures 以 480 亿美元估值出售给软银 0.725% 的 Uber 股份,再加上 Waymo 最初提出的和解价码高达 10 亿美元,直到开庭后,Waymo 私下提出的和解方案仍高达 5 亿美元。基本可以肯定,Uber 这点“毛毛雨”不是促成 Waymo 和解的主因。

Waymo 为什么选择和解?

2015 年时,前 Waymo 负责人 Chris Urmson 写信给 Google 联合创始人 Larry Page:“Uber 正就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大笔投资,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注意。因为他们的业务已到位,可有效推广(自动驾驶汽车)。”Levandowski 从 Waymo 离职后,Larry Page 和 Waymo CEO John Krafcik 开始担心 Waymo 人才流失的问题,认为 Levandowski 及其派系出走会导致 Waymo 竞争力下降。

如今,Levandowski 已被 Uber 解雇,Uber ATG 也因官司和 Uber 过去一年的不顺遂一度出现高层离职潮,自动驾驶技术进展胶着。反观刚从菲克集团买了上千辆自驾车的 Waymo,车队已处于事实上的自动驾驶试营运状态,再没有被 Uber 反超的后顾之忧。

本案最关键人物、Waymo 与 Uber 前高层 Levandowski 看来,Uber 的潜在威胁之一正是 Waymo。Google 将自家地图叫车应用 Waze 整合到 Android Auto 以及在凤凰城进行自驾车试营运,让 Levandowski 倍感焦虑。

多说一句,Levandowski 也在密切关注特斯拉,他甚至计划建立名为“faketesla”的 Twitter 账号掀起舆论压力,破口是特斯拉汽车坚持不使用光学雷达(Levandowski 是光学雷达专家,找到特斯拉 CEO Elon Musk 评光学雷达疏漏之处)。此外,Levandowski 还尝试与前特斯拉 Autopilot 负责人 Sterling Anderson 接触,以期了解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进展。

有趣的是,Levandowski 被 Uber 解雇后,创办了 AI 神教,Musk 曾在 Twitter 评价 Levandowski 应当列入不允许研发超级人工智能的名单。

花 2.45 亿美元平息官司,与其说 Uber 胜利,不如说 Uber 新任 CEO Dara Khosrowshahi 的胜利。他接任 Uber CEO 以来,一直专注推动 Uber 2019 年上柜,扮演了出色的职业经理人角色。

Uber 失去的,可远不只账面上这点钱。

蛰伏的滴滴,正成为 Uber 的噩梦

讲滴滴的故事前,先问一个问题:Uber 成立以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商业型态没有筑起护城河。

事实上,这也是 Uber 创始人 Travis Kalanick 孤注一掷发展自动驾驶的根本原因。相比搭建叫车平台,大资料排程自动驾驶车队的技术门槛要高得多。

Kalanick 曾认为透过出众的技术和资料科学能使营运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只要不断扩大至少维持技术优势,Uber 就可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对手打持久消耗战。但中国市场的补贴大战强化了竞争强度,降低技术影响力的同时大大增强了资本在竞争中的作用。

2015 年 8 月 1 日滴滴宣布收购 Uber 中国,是里程碑事件。

扎根印度的 Ola、东南亚的 Grab、中东的 Careem、非洲的 Taxify、巴西的 99Taxis 都意识到:Uber 的技术力量尚未在网络叫车市场筑起护城河,他们希望透过本土化营运打败 Uber,成为下一个滴滴。

但滴滴成长起来,马上会面临“成为另一个 Uber”的烦恼。滴滴 2017 年会,程维给滴滴提了 5 个年度战略关键词,其中就有“全球布局”。不过有了收购 Uber 中国的经历,滴滴的全球化与 Uber 有显著差异:

收购 Uber 中国 20 天后,滴滴出现在 Grab E 轮投资人名单。

在那之后,滴滴把上面提到的 5 家叫车企业加上美国 Uber 和 Lyft 全部投了一遍。当然,单纯投钱会有风险:滴滴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够强到在自家地盘可压制 Uber。所以滴滴投资 Careem 公告里特别提到,双方将共用“在智慧交通技术、产品开发和营运方面的知识”。更进一步,为巴西本土叫车企业 99Taxis 提供技术、产品、营运经验、业务规划等战略支援后,1 月 4 日,滴滴宣布收购 99Taxis,此时后者已成为巴西最大的叫车企业。

Kalanick 曾坚持“Uber 不会透过投资或购并进入海外市场,一是竞对估值过高;二是 Uber 希望用竞争而不是购并来获取市占率。”最终,滴滴就是透过投资乃至购并陆续拿下海外市场。

故事还没结束。某种程度上,不择手段推进自动驾驶的技术研发,出手收购 Levandowski 创办的 Otto,是 Kalanick 从 Uber 黯然离场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身为唯一估值比肩 Uber 的叫车企业,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呢?

滴滴的自动驾驶征途

滴滴极少公开谈论自动驾驶,最早的明确表态是在 2016 年 7 月首届滴滴 Ditech 算法大赛,滴滴 CTO 张博透露:“无人车是滴滴重大战略布局,很快会有(滴滴)无人车上路。”

在那之后又过了 3 个月,滴滴 CEO 程维接受美国彭博社《商业周刊》采访时,提到“滴滴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

2017 年 1 月,Waymo 自动驾驶 Tech Lead 贾百万寅转投滴滴硅谷实验室,Title 是滴滴出行“前线技术负责人”。

3 月 9 日,滴滴与线上教育公司 Udacity 联合发起“滴滴─Udacity 无人驾驶大挑战”,“以提升人类和智慧驾驶的普遍安全性”。同时滴滴美研宣告成立,“重点发展大资料安全和智慧驾驶两大核心领域“。

量子位曾报导,滴滴还曾尝试收购两家硅谷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一是前 Google 自动驾驶工程师朱佳俊创办的 Nuro.ai,另外一家是前 Waymo 负责人 Chris Urmson 创办的 Aurora。

2017 年 10 月 24 日,36Kr 独家报导滴滴申请国家测绘地理局颁发的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获批。

……

到这里对滴滴的自动驾驶思路有了一个大致画像:所有业者都知道滴滴在做自动驾驶,滴滴也从未否认,但团队规模?发展策略?技术细节?战略目标?滴滴一直讳莫如深。这也引发一种声音,认为自动驾驶在滴滴内部的战略优先级不高,真是这样吗?

程维接受《财经》专访时,罕见的谈起他如何看待自动驾驶。

我们对这个市场的判断是──无人驾驶只有一二名,没有第三名,就像 Windows 和 Communix,Android 和 iOS。目前 Google 是第一名,希望滴滴能成为活下来的另一名。

无人驾驶目前 Google 是第一阵营,第二阵营还在混战。从 0 到 1,纯技术公司有优势,今天无人驾驶已走出实验室,必须在真实场景里反复训练,才能大规模商业化。

滴滴的优势在于,一是商业化。十年之内,无人车卖给普通消费者很难,因为无人驾驶要在特定道路和环境才可能做到。滴滴在派车去接乘客之前,已经知道起点和终点,以及这些路线是否适合无人车。如果适合,派一辆无人车,如果不适合,派一辆 human driver 的车,这种混合型态会持续很久;二是资料,滴滴有 2,100 万辆车,而百度、Tesla 都没有如此大规模的车队帮忙 collecting data,这也是为什么 Google 要投资 Lyft。

我们有机会在第二阵营获胜,这件事情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性比本土化竞争高 10 倍。

前两天展开的滴滴 2018 年会,张博终于提到自动驾驶,放出一小段滴滴自驾车路测的影片。

▲ 滴滴 CTO 张博(右)。

滴滴未来的科技战略是 AI for Transportation(AI 改变交通),什么意思?

未来交通会发生 3 层变革:最下面一层是交通基础设施:2017 年,滴滴智慧交通团队透过滴滴拥有的交通大数据+AI 改善了 20 个城市超过 1,200 个红绿灯。今年滴滴还会投入资源做模拟城市系统,帮助城市规划部门最佳化城市道路。

中间这一层才是车的变革:一是电气化,二是自动驾驶。

最上面一层人和车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也就是汽车共用化。

总结下来就是,自动驾驶技术至关重要,但只属于“滴滴技术战略分支的分支”。这是一种够宏观和高瞻远瞩的打法。融到新一轮 50 亿美元后,程维说滴滴的使命只完成了 1%。如果说有什么遗憾,也许就是 Uber 作风强硬、“敢放手一搏、永远奔忙”的创始人 Travis Kalanick 已黯然离场。

对旁观者而言幸运的是,滴滴从来不缺对手,除了 Google、百度、特斯拉、美团、摩拜,全球老牌汽车巨头都盯上这门生意。

(本文由 36Kr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滴滴出行)

延伸阅读:

  • Uber 前 CEO 出庭作证,证实曾与 Google 工程师讨论核心技术
  • 阴谋论还是盗取商业机密? Waymo、Uber 诉讼进入关键阶段
  • Waymo 推出无人驾驶车队,豪掷数千辆克莱斯勒
  • 【更新】Uber 中国确定卖给滴滴出行,新公司估值 350 亿美元
2019-03-15 14: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