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 年代,法国发明家在巨大的气球内灌满氢气或热空气,使其向上浮力足以将人带离地面。不久之后,这种装置已能飞升到数千米,并且载人长程旅行。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人想过,人类可以借由飞行来探索太空。这项发明成为人们创作故事的题材,其中最特别的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在 1865 年出版的畅销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启发人类展开太空探索的时代。小说描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座埋藏在地下的巨大炮台,将载着三个人的太空舱发射到月球上。
由地面发射的炮弹无法抵达太空,但是凡尔纳的想法并没有错。这些概念与后来一位俄国高中数学老师,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在 1903 年发表的论文《利用反作用力设施探索宇宙空间》(The Exploration of Outer Space by Means of Rocket Device)有些相同的地方。在这篇论文中,齐氏所提出的将人送上太空的方法不是透过炮弹,而是另外一种相似的装置——火箭。
凡尔纳的小说启发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有些国家成立了研究与发展火箭的机构,甚至进行实际的建造与发射实验。然而在二次大战期间,火箭并非送人类到太空旅行的交通工具,而是作为长程的攻击武器。
1950 年代,美国与苏俄展开了太空竞赛。这场竞赛由苏联夺得首胜。1957 年 10 月 4 日在苏联秋拉坦(现在的哈萨克)火箭发射基地,一枚改造过的 R-7 火箭从这里升空。火箭不再携带弹头,而是全世界第一枚人造卫星史波尼克一号(Sputnik 1)。
1969 年 7 月 16 日,三名美国太空人搭乘阿波罗十一号,在历经四天、航行将近 40 万公里、绕行月球十三圈之后,登月小艇“老鹰号”从指挥舱“哥伦比亚号”脱离,并且开始下降。两个半小时后,老鹰号平安降落在月球表面的“宁静海”(Sea of Tranquillity)。狭小的舱门于降落六个半小时后开启,阿姆斯壮走下九级阶梯,踏上月球表面。就在这一刻,火箭终于完成它被赋予的最初任务。
将人类送上太空,甚至是更遥远的月球,是一项空前的成就。然而让太空人平安回到地球,同样也是一项艰钜的任务。一直以来,太空人都是乘坐一个空间狭小的返航舱,外层裹着隔热盾以抵抗降落时产生的高热,并且在离地面数公里处开启降落伞减速。这些方法都经过多次尝试与测试,并且成功载着人类往返太空。但火箭和太空船造价昂贵,却只能使用一次,实在有点浪费。唯一完整回到地球的只有返航舱(也就是出发时太空人乘坐的指挥舱),但是也无法继续用在别的任务上。
1969 年,美国太空总署开始建造可重复使用的太空船,并于 1981 年成功发射。美国总共造了五架航天飞机,执行了一百三十五次的太空任务。尽管在航天飞机的发射过程当中,还是有许多无法回收利用的部分,是这项发明仍旧是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具备革命性的耐热防护措施,在重返大气层后能够像飞机一样降落,而且能载运的物资和太空人比以往任何火箭搭载的小艇或太空船更多。 尽管美国太空总署的航天飞机皆已退役,但人们依旧没有放弃开发可重复使用的太空载具,仍有不少私人机构在研究各种新型的航天飞机。未来,这些航天飞机将实现人类太空旅行的梦想,甚至载着人类移民月球与火星也说不定。
《太空的故事》简介
人类发明汽车不到一百年,就打造出能将太空人送上月球的火箭。科学家开始尝试在太空中种蔬菜,也许在不久之后,人类还有可能移民火星。毫无疑问地,我们已经走入名符其实的“太空时代”。然而回过头看,人类最初是如何开始观测天上的星星呢?我们又在宇宙中寻找什么呢?
(首图来源:Flickr/Matthew Simantov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