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电器性能更加完善,化学家们创造了一系列化学分子元件,其中控制分子与界面的相互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环节。最近台湾大学化学系陈俊显教授与台东大学应用科学系陈以文教授团队,提出了新型双金属电极元件架构,可说是打下创新界面现象与应用的一道基础。
从液晶光学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如:OLED)到能源产业广泛使用的非匀相催化材料应用,都与化学分子元件息息相关,分子与电极的交互作用更在单分子电子学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这个领域目前多采用单一元素电极材质,如金、铂等化学性质稳定的贵重金属;将分子与金属混合的电极之界面作用对单分子电性的影响较少人探讨过。
最近,陈俊显教授与陈以文教授团队提出了双金属电极(bimetallic electrode)新型架构,但由于这概念尚未有任何研发,必须先提出假说验证,因此团队建构了单分子电性量测平台,分子层级为奈米尺度,研究人员形容这难度,就好比把 101 大楼当做叉子,去叉起一颗乒乓球大小的分子且要即时量测电性。
团队最后利用低电位沉积法制作单一原子层的银/铜,然后量测单分子导电值,测试结果显示,双金属可使电极表面与分子的作用力增加 30~80%,为电极塑造新的电子结构,让单分子导电值提升为纯金电极的 40~60 倍。
假如电极材料可以不再局限于金和或惰性元素,将能提高电极的能态密度,增加电极-分子种类的配对,比如末端为酸(-COOH)的分子修饰单原子层银或铜的电极作用比金强,让元件设计更多元。
团队的新论文发表在《自然材料》期刊。
(首图左起依序为:台东大学应用科学系陈以文教授、科技部自然司罗梦凡司长、台湾大学化学系陈俊显教授,来源: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