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别被科技巨头股价下跌蒙蔽,未来还是他们的

2025-05-10 205

最近几天,微软、亚马逊和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相继发布了财报,主要的财务指标继续保持增长。其中,Google 截至 9 月 30 日的营收为 337.4 亿美元,与同期相比上涨 22%,净利润更增长 37%,达到 91.9 亿美元。亚马逊过去一季营收达到 566 亿美元,与同期相比增长 29%,盈利达到 29亿美元,创下纪录。

但是在这样的成绩单面前,投资者却并不领情。

在 10 月 27 日美股盘后交易中,亚马逊和 Alphabet 不停下跌,Facebook、Netflix 也跟着中枪,一起下跌。

靠“Faang”股票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

于是分析师们开始分析原因。

从表面来看,Google 下跌的原因之一是营收略低于市场预期,另外则是因为投资者对它财报里的“购买流量”费用不断上涨感到不满。

这部分费用指的是财报中的“流量获取成本”(Traffic Acquisition Cost),Google 的赚钱方式主要靠的是广告,但在获取广告营收之前,它需要先把钱花出去。比如支付给其他网站和应用软件的流量收购成本,以及支付给苹果等公司近而“买下”默认搜索引擎位置的收购成本等。

整个第三季,Alphabet 继续上涨,与同期相比上涨 19.6%,达到 65.8 亿美元。花出去的越来越多,会不会影响赚回来的钱呢?人们表示担心。

而对于亚马逊来说,似乎更加“委屈”。尽管多项指标创下纪录,但投资者开始盯着亚马逊下一季的预期来看。

下一季将迎来美国的购物季,但亚马逊预计第四季营业收入在 665 到 725 亿美元之间,低于市场预期的 738 亿美元,于是人们觉得亚马逊是没有底气。

一名分析师在彭博电视上说,人们总讨论亚马逊究竟是营收重要还是盈利重要,现在看来,是营收。

这真的很气人。要知道,曾经围绕亚马逊的质疑一直是指责它不赚钱总亏钱,如今赚钱了,而且越赚越多,投资者又说它是要看营收的。

(Source:Flickr/Mike Seyfang CC BY 2.0)

其实,这一切并非无厘头。看起来是为了要回调股价而去寻找理由,背后其实还是人们对这些科技股的态度的改变。

数据隐私的问题越发严重,科技公司不仅面对用户的反击,更直接的是面对巨额罚款,这使得建立在广告业务上的商业模式,成本增加,收入下降,似乎从根本上开始受到冲击。

最近一份华尔街日报的调查就显示,68% 的美国人希望美国也推出类似欧盟 GDPR 的严格数据政策。

此外,贸易战、美债收益率上升等大环境,都在改变着投资者对科技巨头的态度。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达成共识:买几支“Faang”(Facebook、苹果、Amazon、Netflix、Google)股票,然后躺着赚快钱的时代结束了。

巨头群聚的云端市场

与此同时,这些科技公司彼此间的竞争也在加剧。其中,云端市场成了巨头群聚的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

微软的 Azure、 Google Cloud 会继续在公有云市场与 AWS 竞争,Google 的生产力云端服务 G Suite 也要面对微软365 云端生产力工具的挑战。

从此次的财报来看,微软的增长已经转向依靠 Azure 等云端业务推动,而亚马逊的云端业务 AWS 在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也继续上涨,从去年同期的 11% 涨至 12%。Google Cloud 的具体数据并未公布。

但另一个有趣的数据就是,两家在云端业务上的增速都出现放缓。过去一季,微软 Azure 云端服务的营收与同期相比增长 76%,与上一季 89% 的高速相比有所放缓。AWS 第三季与同期相比增长 46%,低于第二季与同期相比增速 49%。

这说明云端市场已经过了初期“拓荒”的阶段,今后的短兵相接只会更加直接。

在贡献营收上,微软官方没有具体公布 Azure 的贡献,但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Evercore 的估​​算,Azure 在 2018 财年为微软创造了 77.4 亿美元的收入。而相比之下,亚马逊 AWS 这一季的营收就达到 66.8 亿美元。

目前来看,亚马逊在云端市场的地位还是很难撼动。

未来依然在他们手中

不过,在股票下跌的一片哀嚎之外,还是要明确一件事,那就是,股价更多还是反映投资者的视角,因此会更加“短视”。

其实如果抛开这些市场​​相关的新闻,进一步仔细深挖他们的财报,你会发现,未来还是属于这些公司的。

对于这些科技巨头,财报中很关键的一个数据是研发投入。

笔者统计了这 3 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其中亚马逊最高,为 71.62 亿美元,Alphabet 为 52.32 亿美元,微软为 39.77 亿美元。

若将研发投入除以营业收入获得大概的研发投入比,则 Alphabet 最高,为 15.51%,微软为13.67%,而亚马逊反而是最低,为 12.65%。

这样的投入规模,其他公司想都不敢想。而且这些投入都是对未来的下注。

虽然在财报中从来不具体透露研发投入的具体去向,但外界普遍认为 Google 近来的研发很多投入到 Waymo 无人车业务。

(Source:Waymo)

在历次的财报后电话会议上,Waymo 都是关注的重点。Google CFO Ruth Porat 在近日的电话会议上也再次强调 Waymo 已经在凤凰城进入初期运行阶段,公司对它的前景很看好。

而亚马逊近年来的“带量”明星产品 Alexa 走红,背后也是巨额研发投入的支持。

同样,Alexa 的具体投入在财报中缺少具体数据,但亚马逊在财报的“本季 highlight 时刻”部分,用了一多半篇幅介绍 Alexa 的新特性以及新合作等。财报还写道,在深度神经网络以及深度学习等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的 AI 技术上的研发成果,已经应用到 Alexa 上。

像亚马逊、Google 和微软这样的“大而不倒”的公司,拥有强大的现金流支撑著别人无法匹及的研发投入,最后,未来还是属于他们的。

也许你现在可以改变一下心态,买一支“Faang” 的股票,然后忘掉它。十年后可能你会感谢自己。

(本文由 PingWest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达志影像)

延伸阅读:

  • 亚马逊营利再创新高,股价却重挫 9%
  • Alphabet 第三季财报不如预期,盘后下挫 5.3%
  • 重量级尖牙股财报黯淡,费半周跌幅 7 个月高
2019-03-12 22: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