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一年多,9 月 1 日资策会新组织架构终于上线, 但如此就能解决资策会长期把持台湾软件产业政策走向、 预算与资源的沉痾吗? 资讯服务业界普遍难抱期待。
8 月底,《富比士》杂志(Forbes)公布 2017 年全球科技富豪榜,美国前三大富豪分别为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亚马逊创办人贝佐斯以及脸书创办人祖克柏,都是软件产业龙头;台湾则有 3 人挤进百大榜,分别为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广达董事长林百里、大立光创办人林耀英,全部来自硬件制造业。
“摊开富豪名单你就懂了,台湾这么多年来,经营纯软件业、有规模的企业有几家?这就是资策会成立 38 年来的成果。”义美食品总经理、也是网擎资讯董事长高志明等不及政府改革,最近他和三十几位科技业者筹组“台湾数位科技与政策协进会”,干脆自己找出路,“资讯工业策进会?这么多年它策进了什么?”
40 多年前,时任行政院长孙运璿与政务委员李国鼎确定了“科技岛”的国家级战略目标,成立两大研发法人,赋予工研院以扶植硬件产业、资策会以扶植软件产业的政策使命。但 40 年后,台湾软件与资讯服务产业在哪里?理应作为软件产业推手的资策会,到底为产业做了些什么?
喔!他们正忙着球员兼裁判、与民争利、还大赚业外收入,把自己变成全台最大的“资讯公司”!
尾大不掉的畸形组织 75% 收入来自政府补助与委办
本应是中立的政府智库及产业推手,但多年来,资策会不仅没有因为未达政策任务而被检讨,反而在诸多时空条件与有心人士的运作下,透过承揽政府包案成为台湾最大的“资讯公司”,员工人数超过 1,600 多人,若再加上约聘和专案人员,总数超过 2,000 多人,远超过国内所有资服厂商。
若以资策会平均每年 50 亿元的收入推估,其中 75% 来自政府补助与委办,这 38 年来政府在资策会身上累计砸下将近上千亿元,但扶植成功的软件案例却是少之又少,获利出场的,大概只有被远传收购的 Seednet、被韩商 Naver(LINE 母公司)收购的 Gogolook、上柜股宇峻奥汀、磐仪科技等屈指可数的 4 家。
资策会的自我定位失据,数十年来的历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等高层都未能有效改善,造成组织愈来愈大、人员庞杂;这些人不专注本业,反而变形成为承揽政府标案的大包商,衍生不少民怨与争议性业务,优秀专业人员也无法适才适所。难怪网家董事长詹宏志就曾批判,资策会对台湾网络与电子商务毫无贡献,建议资策会应先解散。
乱象一:球员兼裁判 一手订政策、编预算,一手接案
资策会董事会与首席执行官均为官派,但不管蓝绿政府,每个科技与经济首长都和资策会有着千丝万缕的交集,兼任任命早已行之有年。
经济部前部长陈瑞隆在部长任内,就曾兼任资策会董事长;科技政委张进福,卸任后直接转任资策会董事长;现任董事长郭耀煌,同时也担任行政院科技会报办公室执行秘书。更早之前,行政院国家资讯基础建设委员会前执行秘书果芸,两次回锅任资策会首席执行官;林逢庆曾以资策会董事长的身份,兼任行政院政委;资策会首席执行官柯志昇,回锅一次代理首席执行官,后来又担任资策会资深专家、资策会衍生公司资拓宏宇董事长。
而两位业界赫赫有名的前副首席执行官龚仁文、黄国俊,也都曾任经济部数位内容产业推动办公室主任。一位业内人士观察,政府资讯人才不足,资策会又是政府主要资讯系统的规划者,因此一定层级以上的主管通常都会兼任各部会的资讯顾问或专家,也就能影响各部会与科技相关的政策走向与预算编列。
因此,同一批人在政府单位制定政策,甚至还审查预算、发包政府标案;到了资策会后,摇身一变,却成了承包政府标案的专家。他们知道政府会开哪些资讯服务标案、也一定能标到含金量最高的标案,也知道怎么做最能拿到标案。
从资策会去年度决算数字看来,“业务收入”里有 75% 就来自政府,另外 23.4% 的名目虽自民间委办收入,“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民间企业在承包政府标案后,再转包给资策会执行。”高志明言之凿凿地说。
而台湾采购公报也显示,近 5 年资策会每年都可以拿到近百个政府标案,衍生公司资拓宏宇一年也能拿到百余个标案,统计下来,光这两家公司每年就吃下政府 200 多个标案,领走 30 亿元政府发包的专案经费。一手制定政策、编列预算,一手承接标案,明显已是球员兼裁判的行为。
近年来资策会业务愈做愈大,从软件研发跨足行动服务乃至于数位行销、服务创新,无所不包,不但与民争利,也和外贸协会或商发院抢标案,单一个创新应用服务研究所就做到数百人规模,有“小资策会”之称,相对压缩民间企业的生存空间。
乱象二:与民争利 未积极研发,大抢民间公司生意
业界指称,资策会常用孙公司或是民间“友好”公司去标案,得标后再将部分业务分包给资策会或其衍生公司。一名软件业者透露,《政府采购法》规定,规划、设计、执行不能是同一家公司或其子公司,因此如果该系统已委由资策会做前期研究与规划,资策会就不能再承包执行标案。但由于政府会委托资策会找审查科专计划的学者专家,于是民间企业得标前,须先支付资策会规划作业费;得标后,再跟资策会买研究后的技术,资策会可以再赚一次,名目就变成所谓的“民间委办收入”,但不见得是因为资策会技术特别好,而是受制于权力关系。
(全文未完;本文由 财讯 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