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具体落实净零碳行动,今日在高雄小港举办全台最大锂电池工厂动工典礼,初期斥资 120 亿元,预计 2023 年启用,届时将生产镍三元电池,产能 1.8GWh,一年可生产约 2.4 万台电动车所需长程电池量,并瞄准国际高端客群,专攻超跑电动车、太空科技运用。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表示,高雄市是台泥的发源地,但现行的技术,水泥业确实无法达到碳中和,因此台泥积极使用更多替代燃料与原料达到减碳,并致力投入绿电、储能、电池、碳捕获,以及碳汇造林等五个领域的发展,今日大家一起见证走在国际尖端的电池产业进驻,港都迈向高科技重镇。
张安平指出,很多人好奇,台泥为什么要做电池?生产水泥要努力减少碳排放,因为水泥是必需品,水泥是人类文明的黏着剂,没有水泥是没有基础建设,所以台泥也做出承诺,2030 年做到减碳 30%,2050 年预拌混凝土零碳。
张安平说明,以现在的科技没有办法完全做到净零排放,所以台泥也发展绿电、储能,去抵消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取得平衡,COP26 几天以后会在 Glasgow 举行,台泥将以行动支持,因为 21 世纪将是能源的世纪,未来的经济体系是建立在移动式的、可储存的能源,而电池将是他的核心。
净零排放已是全球共识,很多国家也在车辆电动化的进程上进行宣示,根据工研院产科国际所 IEK 的资料,2037 年电动车会超过油车,产值会超过手机的 2.3 倍,到 2040 年产值达到 2 兆美金,台泥与旗下子公司将带领台湾在电动车及储能产业与国际接轨,成为台湾经济成长的新动能。
台泥所属三元能源科技初期将投入 120 亿元,锂电池工厂预计 2023 年启用,产能 1.8GWh,一年可以生产约 2.4 万台电动汽车所需长程电池量,加上原本旗下的电池大厂“能元科技”,台泥一年电池总产能将提升至 3.2GWh。
目前全世界都在积极发展再生能源,当中至少 20% 需要大型储能设备协助稳定,储能设备又都需要高质量电池,因此电池已经成为继芯片之后,被预测最可能产生缺货危机,三元小港厂未来也将比照半导体业的高度自动化,因此进驻高雄的三元能源科技预计将延揽上百位工程及研发人员。
(首图来源: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