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 Mossberg──这名将满 70 岁的重要科技媒体人──日前撰文谈到他对苹果在这次 WWDC 上的期待:重新改革 Siri,让它变得更像我们期待的人工智能。至于 Mossberg 对此的理由也十分朴实:因为 Siri 实在没什么用,苹果传统上也不擅长处理这种算法服务。
苹果的优势是软硬结合,不是算法
Mossberg 指出,在苹果近来约 15 年的辉煌岁月中,虽然也曾经革除过旧有的产品,并将公司转型得更加成功,例如从 Mac 到 iPod、iPod 到 iPhone,不过这几段成功的经验,都不脱苹果的核心传统:软硬件垂直整合,以及对产品细节的雕琢。这样的精神虽然创造了许多改变市场规则的成功产品,苹果至今也还是如日中天,不过,在下一个与苹果精神基本无关的科技典范中,苹果却已开始落居下风,同时也看不出苹果在这场竞争里有什么特别的优势──而 Mossberg 所指的,正是人工智能领域。
Mossberg 表示,尽管绝大多数的人都仍在透过 App 与一块精美的触控板互动,同时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对手,目前交出的产品也难称理想,例如 Google 和 Facebook 的语音控制软件才正在起步,微软的 chatbot 之前还被调教成种族主义者,但苹果历来在处理云端、人工智能等软件服务时,一向都表现得不好──这甚至能追溯到 2008 年,让 Steve Jobs 大发雷霆的 MobileMe(iCloud 的前身。讽刺的是,iCloud 至今仍问题重重)。
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三项缺点
Mossberg 认为苹果之所以在人工智能领域居于劣势,共有三个原因。首先,即使到今天,苹果的许多以云端为基础打造的服务,例如 Apple Music、iTunes Match、FaceTime、iMessage,地图,甚至 iCloud 本身,都仍然无法解决同步的问题,并存在许多小 Bug。这其中的一些软件,苹果甚至无法做到至少和竞争者一样好的功能。这对于建基于云端服务的 Siri──显然将会是苹果人工智能的重心──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那代表苹果并不擅长云端软件。
第二个原因,是苹果对于 Siri 关注的太少。Mossberg 认为,自从把 Siri 买下来后,苹果对于 Siri 就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动作与革新,甚至让 Siri 之父决定离开苹果,重新研发自己满意的语音助理。 虽然 Siri 问世五年来,还是新增了一些新功能,例如能查询天气,询问运动比赛的成绩,订餐厅,不过在一些智慧语音助理的基本功能上,例如语音的辨识度,搜寻的正确率,却已经不及后起对手,像是 Google Now。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苹果对个人隐私的坚持。苹果一向(至少在表面上)对于以个人资料来营利或开发服务的商业模式不表认同,不过,人工智能(或至少是目前的语音助理)如果要做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就必须对用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换言之,必须要取用使用者的个资和使用习惯。虽然 Siri 目前的功能有一项类似 Google Proactive 的机制,能自动推荐 App、联络人、附近餐点等资讯给用户,不过这些资料却只来自用户个人的手机(这些资料如同 Touch ID,并不会上传到苹果的服务器),比起 Google 和 Facebook 各自拥有用户以十亿计的搜索引擎与社群,可以生产算法需要的大数据,苹果则严重缺少这样的来源。
不清晰的未来:实用的人工智能还有得等
其实在一年多前,苹果甫推出 Apple Watch 的时候,Jony Ive 就提出过一些论点,认为 iPhone 对苹果来说已经太陈旧。不过 Jony Ive 表达的内容,依然落在苹果擅长的传统:硬软件整合,以及人机交互。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专精于算法、极度想创造一个虚拟网络帝国的 Facebook 来说,也依然没有把握,未来究竟是一个人拥有多项装置(就像目前有手机、笔电、平板或 VR 装置),还是只靠一个装置连接到网络,就处理完所有需求。人工智能即使是未来的必然,但要花上多久才能成熟到取代当前人机互动的形式(这正是苹果目前的专长与生存空间),也仍不清楚。苹果的殒落论虽然存在许久,但确实也没有太明晰的迹向──至少在财务上,苹果仍拥有巨大的后盾。
目前,WWDC 上关于 Siri 的流言,包括将随着新版 OS X 登上 Mac 平台,以及释出 SDK 给 App 开发者。至于 Siri 本身的改变会不会出现,则仍有待时间证明。
- Mossberg: Can Apple win the next tech war?
(首图来源:Flickr/Joi Ito CC BY 2.0)
延伸阅读:
- 维系影响力,苹果可能开放 Siri 的 SDK 给 App 开发者
- Facebook 想借由“取消硬件”,达成 48 亿使用者